做世界最好的中医院

时间:2017-01-09 14:08:16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作者:黄柳
这是一家承载中国近代医学沿革、坚持融会贯通以启导未来的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的管理团队,任重而道远。
获奖理由:他们崇尚职业化管理,将90%的精力投向医院事务。他们坚守中医,却坚持融会贯通。他们立志办全世界最好的中医院,探索人类最完美的医学模式。

广东省中医院,这里有全中国医院排名最靠前的年门诊量,2015年的数据为737万人次;这里的领导层遵从职业化管理,身体力行将90%的精力投向医院事务;十三五“健康中国”的目标提出,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前进的方向,“中医、中医院的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最好历史时期”成为医院上下共识;他们立志办全世界最好的中医院,探索人类最完美的医学模式。

始建于1933年,广东省中医院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其建院历史可追溯至民国初年,为拯救中医药于席卷而至的“现代”医学风暴与历史夹缝中,1924年,广东中医专科学校正式开学。1933年9月,出于为学生提供实习与就业场地,广东中医院正式建成,一大批杰出的名老中医如邓铁涛等正是成长、成名于这里。
解放后,1958年医院正式定名为广东省中医院。迎来改革开放的春潮,上世纪80年代,医院启动了运行机制的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服务措施,医院门诊量即突破百万。
发展至今,广东省中医院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分院、芳村医院(广州市慈善医院)、大学城医院、珠海医院五间三甲医院及广州下塘、天河、罗冲围三个分门诊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坚持以包容的心态、前沿的技术促进中医发展,院长陈达灿以“中国人穿西装”为喻巧妙呈现广东省中医院走的是一条中医科学发展之路。
 
文化建设:立意感动社会
“一提到中医院,在大众心目中的印象可能是传统的、陈旧的,但广东省中医院从来就不是这样的形象。”医院党委书记翟理祥向记者如是表示。
副院长胡延滨介绍,“1933年建院正式开诊之时,医院就是一家行制齐全的现代医院,有X光机、B超室、检验科室等。”坚持中医,但不排斥西医,医院在创立之初就收获了巨大的社会认可,在广州市民乃至省内外群众中拥有上佳口碑,“南粤杏林第一家”的美誉早早远播。
联系到医院的建院历史与背景,不难理解广东省中医院全员谨记“患者可以没有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不能没有患者”。 “或者说这是一种‘危机教育’。”胡延滨谈到,即便当前医院步入快速发展期,全院员工仍然谨记,“医院两三公里以内的范围就有不少于3家鼎鼎有名的三甲医院,患者为什么选择我们?”
对此,带领医院走上跨越式发展道路的前任院长吕玉波曾提出,“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是医院递给患者的名片。”
那么,如何通过医院内部管理让每一位医务人员成为承载、传递医院文化的载体呢?翟理祥提到医院承担帮扶任务时医务人员受到的启示。2006年,广东省中医院对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基层卫生机构进行帮扶,每两周轮流派年轻骨干医生去支援。“一开始大家还觉得挺新鲜的,毕竟粤北山区自然生态环境比广州好,工作也不累;但普遍反映在当地‘不会看病了’。”翟理祥解释,第一是基层卫生院的条件导致一些医学检查没法做,在大医院常开的药那里也没有;第二是基层“没那么多患者”“医生总是没患者就会心慌”,于是这些医生开始换一个角度看待当前忙碌的工作状态,更加珍惜每一次诊疗经历于自己成长的意义。
胡延滨则系统介绍了医院的新员工培训,包括宣誓仪式以及院史教育,“让每一位员工体会‘患者至上’的宗旨是与医院命运紧密相联的,深刻理解患者、医院与自我的关系和价值。”而正式踏上岗位,融入医院的大家庭,每一位员工的言传身教则更易让医院文化一以贯之。
与此同时,医院的干部文化也是医院文化的决定性因素。翟理祥谈起自己2003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调到医院工作的体会,“医院不同于学校,工作安排比较紧凑,每天忙忙碌碌,我一开始就感觉‘时间不够用’;还有一个更深的体会,就是这家医院的领导对场面、层级、形式等极力淡化,领导风格与其他单位截然不同,以开会为例,领导不会在主席台上一排坐,不开务虚会,推崇的是‘有事说事、快速行动’。”他还谈到前任院长吕玉波“几乎不在办公室听汇报”“事必亲临一线”,领导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给广大干部职工做出了表率和示范。
而伴随转型期社会矛盾冲突蔓延至医院,引起医患关系的微妙变化,广东省中医院提出“立意感动社会”,通过每一次的诊疗、每一个服务环节,把医院、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真诚关爱表达出来,传递出去。
服务与体验:做患者第一时间想到的
“在我们医院,好医生有标准,除了工作认真负责以外,对患者真诚关爱是一条准绳。”翟理祥介绍,“广东省中医院的医生在提供诊疗服务时,都会考虑患者的心理需求、经济承受能力,提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一位侏儒症患者的现身说法很好地验证了医院的医疗风格。“这里的医生眼睛不是长在头顶上的……”胡延滨介绍,这位患者定期的治疗数年如一日都选择在广东省中医院。尊重的眼神、关注的目光,对于生病时需要支撑的人的确有非一般的力量。
前任院长吕玉波曾经提出,“我们要做患者有需要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做到了,年门诊量突破700万人次的数据予以力证。
五个院区、三个门诊部的集团化管理结构成就了这一庞大门诊量,但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满足越来越多患者的需求,仍然需要工具应用和流程优化。广东省中医院围绕患者就医存在的5大难题,即挂号难、就诊难、取药难、排队缴费难、煎中药难,结合“互联网+”,率先在全国提出了解决思路并付诸实施。
胡延滨介绍,医院结合移动“互联网+”,实现了线上预约、支付,并借助社会资源,打造第三方调剂、代煎、配送等服务环节,优化中医门诊就医流程体验。手机移动端已实现代扣挂号费、候诊报到、诊间支付、检查检验报告推送、中药代煎及药物配送等门诊线上全流程服务。
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医院整合功能医技科室的预约检查,形成总院与分院互联互通,优化资源分配,提升效率;并设定三天警戒线动态管理、提升预约检查效率,增强履行承诺时效性,缩短门诊患者检查等候时间。
打破片段式医疗的困扰,医院率先打造线上咨询和随访系统,帮助患者及时解决疑问,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医疗风险。
护理服务方面,医院自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活动,次年至今住院部优质护理服务一直保持在100%。“创优”和“补拙”是医院持续提升护理服务的两大思路,其中“补拙”体现为针对服务难点痛点,联合多部门,组建以服务难点为问题的多个攻关小组,以精益、QC、PDCA等多个管理工具,优化流程,增强多方协调性,致力补短板、增实效、强体验。
同时,医院加大硬件投入,极大地方便和简化护理工作,将护士还给患者,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近年来投入的硬件包括高仿真设备、静脉配置中心、自动分药机等。
人力资源的优化与配置方面,在人力逐年增加的基础上,医院根据各病区护理工作繁重程度来弹性配置病区护士编制,实现弹性化管理配置。同时,提升护士待遇,改革绩效薪酬体系,侧重护理能力建设,分配机制向工作量大、风险系数高、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
在胡延滨看来,患者体验由三方面构成,就医的顺利程度、医务人员的态度(人文关怀的体现)、流程的设计与安排,梳理下来,广东省中医院在这三方面都做到了。而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也是广东省中医院持续改善患者体验的成功关键。
“投诉是患者给我们的礼物。”又一句前任院长吕玉波的管理格言。“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患者反馈体系,包括分布在医院各处的意见箱、定期发放的问卷,还有电子邮件、网站、微信等接收载体。与此同时,医院门诊大厅独有的‘院长代表处’为及时解决困扰患者的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胡延滨介绍,“院长代表处”是医院的管理创意,已践行多年,由门诊护士当班,代表院长在最快的时间内解决患者当下面临的实际问题,广受好评。
 
质量与安全:全过程、全员参与
为确保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管到细处、落到实处,副院长邹旭介绍,医院着力完善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等全过程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事前管理中最为突出的举措是临床路径的推广,医院自2004年开始推广这项工作,每个临床路径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科室讨论后形成诊疗方案,然后通过信息化嵌入HIS系统。医院还会组织定期检查与反馈。
事中抓质量,体现为深入推进精细化医疗质量管控,具体包括:开展精准外科管理;注重静脉输液安全,根据医院中成药注射液与医药共同使用的现状制定了广东省中医院输液规范,并通过中国医院协会在全国推广;强化临床合理用药,通过完善制度,应用处方点评、质量检查等手段,提高临床用药的规范性。值得一提的是,医院处方点评专家组由药学、临床医学、院感、医疗管理部门等多学科专家组成,每月由医教处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对药房提供的典型不合格处方进行点评,点评内容包括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医嘱和门诊处方,对临床药师干预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复议和讨论,点评结果与临床科室工作绩效挂钩。
事后管理体现为不断提高病例终末质控水平,全院主治岗位参加终末质控工作,利用信息技术筛选出需要质控的病历,采用全面与重点结合的原则,制定《广东省中医院病案质量管理规范》,每月定期总结,院内通报结果。
不良事件管理方面,医院建立了主动上报制度,同时鼓励越级上报。事件信息汇总之后,医院会定期组织专家对所有不良事件、纠纷、事故进行分析,然后对科室进行质询,形成惩罚结论,针对其中共性的问题,统一认识、形成制度。
高危事件早期干预方面,医院通过住院总交班制度,每日汇总全院抢救患者、重大手术患者信息,在环节中及时发现不良事件苗头,及早干预,减少不良事件的损失,提高科室认识。
在全院推广质量安全文化,通过开展精益项目,持续涌现了大批经典案例,如膝关节置换手术出血管理、降低中风患者误吸风险、全程出血管理降低TEA异体输血率、优化手术流程提高外科手术准点率等。
与此同时,医院还建立了BI系统,将科室质量安全指标系统化、电子化,提高全员管理的规范性与便捷性。医院还与全球顶级认知医疗服务商合作临床科研一体化项目,建成了中医药领域全球最大的医院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专科专病:特色学科建设
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邓铁涛有言,“广东伤寒四大家表面看来泥古,但确能挽救危重病者。”作为一家中医特色明显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也明确在危急重症的治疗中承担更多的责任。正在建设中的胸痛中心由副院长邹旭牵头任主任,体现了医院顺应公立医院改革形势,着力提升相关服务能力。
“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探索构建人类完美的医学。”这是广东省中医院的办院使命。与之相匹配,在学科建设方面,医院正科学统筹,构建研究型学科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研究型亚专科,促进学科发展向纵深推进。
中医特色是始终的坚持,吕玉波院长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曾表示,“中医“关键是能不能办出特色,把中医特色优势发挥好,西医院没办法做到这点。而人才培养要跟上去,最好的实现方式就是强化专科建设。”
通过系列举措,广东省中医院成为中医传承的主要阵地之一。院长陈达灿及副院长邹旭介绍,医院学科发展注重专科病种,对浩如烟海的文献挖掘、整理、提高,包括在疾病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很多特色疗法,如民间单方、验方等,并通过师带徒把中医带动起来。“传承中医发展,是历史责任。”他们一致认同。
目前,医院集中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的科学家和医学家,包括众多的国医大师、院士和全国名老中医,都为医院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009年,国家首次授予的30位国医大师中,就有12位在广东省中医院带徒。而“师带徒”“一代带二代”的成效也成为人才评析体系的重要部分,与SCI论文、国家自然基金等重要程度相当。
系统的学科建设策略,邹旭介绍,首先以遴选好学科带头人,配好助手,建好梯队作为构建与优化学科组织架构的第一步。其次,完善人员激励机制,通过“自愿报名、竞争遴选”“双向选择、任务导向”组建团队,以“成果导向、目标管理”的管理模式推动绩效激励。再者,配备先进的硬件设施,创设优越的学科建设发展环境。第四,协同创新,充分运用国内外优势学科资源,助力该学科建设获得突破性进展。
具体举措包括:围绕以学科主攻的难治性免疫疾病、恶性肿瘤和急危重症,自筹经费设立科研专项,经过两轮论证评审,立项课题24个;组建中医药免疫调节研究创新团队,难治性免疫疾病是本学科重点突破病种之一,学科聘任戴振华教授为团队PI,并组建中医药免疫调节研究创新团队;开展国际临床研究培训等。
采访中记者得知,医院正在谋划与美国麻省总医院合作建设一间国际医院。“最好的西医院和最好的中医院携手,致力创造未来新医学。”与外界的期盼相同,广东省中医院对这一国际医疗合作也充满了信心与期望。
 
举报电话:01058302828-6823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电子杂志 > 赢在团队 > 封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