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将建立完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时间:2020-01-21 11:31:55来源:北京商报、新浪网作者:吕美娟
1月20日,2020年北京市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召开,北京医改年内将完成未调价的1800个项目调整

 u=1766789424,1447884458&fm=26&gp=0.jpg

 

      1月20日,2020年北京市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召开,对全市医疗保障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会议指出,2020年将建立完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持续推动医改走向纵深,年度内完成未调价的1800个项目调整。完善医保药品和服务项目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合理调整完善人工器官、高值医用耗材医保报销政策。向社会发布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政策,将职工经医保报销后的高额自付费用纳入大病保障范围。

 

      会议指出,2019年是首都医疗保障系统履行职责的第一年,全力推进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全年完成总任务量的130%,同比为患者节省药品费用超过15亿元。积极推动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将国家增加的227种常规准入品种及谈判成功的70种药品全部纳入我市医保药品目录。新增挂网药品品种1400个,动态联动药品价格6000个,预计每年可为患者节省药品费用6亿元,开展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心内血管支架等六大类产品平均降价15%,每年可节省耗材费用5.5亿元。

 

     会议强调,2020年,将对首都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进行五个维度的优化完善。

 

     一是奋力推动首都医疗保障事业由单独险种管理向完善医保制度体系高质量转变。完善科学合理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筹资动态调整两项机制,做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缴存基数测算发布,做好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动态增长调整,合理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和个人缴费标准,提前谋划2021年城乡居民医保门诊封顶线及相关政策的精算,逐步缩小与城镇职工待遇差距。

 

     二是奋力推动首都医疗保障事业由偏重控价控费向医保管理服务提质增效高质量转变。为改革现行定点医药机构准入多、退出少、动态调整不够的现状,今年还将制定出台《北京市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综合评价、动态调整机制试行工作方案》,构建涵盖诚信记录和履约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定点医药机构和申请新增定点的医药机构量化评分,依据评分结果,对现有定点机构进行动态调整,优胜劣汰。建立完善科学的定点医疗机构基数系数确定和奖惩清晰的科学决算机制。

 

     三是奋力推动首都医疗保障事业由偏重追求患者满意向参保人、定点机构、医药企业和政府四方满意高质量转变。实施职工大病保障机制,向社会发布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政策,将职工经医保报销后的高额自付费用纳入大病保障范围。优化打击欺诈骗保的常态警示和交叉飞行检查机制,研究出台《北京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使用规范》(GUP),对基金使用进行源头规范。

 

     四是奋力推动首都医疗保障事业由保障疾病人群向保障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高质量转变。建立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衔接融合机制,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医疗保险有机衔接、融合发展。

 

     五是奋力推动首都医疗保障事业由福利型医保向健康风险互助共济高质量转变。压实市区两级健康管理责任和基金超支市区分担机制,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建立公立医疗机构提质增效联动评价机制,严格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与相关部门联动实行控费成效与财政补助挂钩。完善“两低一特”困难人群医疗救助政策调整机制。

 

     六是立足首都医疗保障实际,全力推进三项重点专项工作。持续优化“三定”职责,完善与首都功能相匹配的市区两级医疗保障工作体系。持续深化DRG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完善体现首都特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全力做好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落地建设,加快提升医保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

 

     此外,进一步梳理减少申报单位的申报材料,加快推进相关业务网上办理,与相关部门建立从系统到窗口操作的无缝衔接经办链条,减轻经办窗口压力,提升经办效率和服务水平。优化完善“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工作机制,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

 

举报电话:01058302828-6823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资讯 >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