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大隅良典和细胞自噬

时间:2017-03-03 15:38:55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作者:郭潇雅
细胞自噬机制是医学界的重大成果,大隅良典经历是科学家的励志故事。

2016年10月3日,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细胞自噬的机制,荣获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大隅良典1945年2月9日出生于日本福冈县福冈市,现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前沿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与荣誉教授,在2013年与2015年先后获得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和盖尔德纳国际奖。
1963年,比利时科学家克里斯蒂安·德·迪夫(Christian de Duve,1974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发明了“自噬”一词。当时研究人员发现细胞能够将自身成分用膜包起来,形成袋状囊泡并运送到溶酶体降解掉。由于这个领域的研究一直很困难,人们对这个过程知之甚少,直到1990年代大隅良典用一系列美妙的实验在酿酒酵母中发现了自噬的关键基因。
大隅良典的发现引导医学家对细胞内容物的回收机制有了新的理解。他的发现为理解自噬在很多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铺平了道路,比如对饥饿的适应性以及对感染的应答。该研究对预防和治疗由细胞自噬引发的癌症及神经类疾病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晓伟表示,作为最早一批开始研究细胞自噬机理并且发现细胞自噬过程中调节基因的科学家,大隅良典荣获诺奖可谓实至名归。但是,在该研究领域,不仅有大隅良典,还有另外几位科学家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例如美国密歇根大学的Daniel Klionsky教授和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的Beth Levine教授,医学界不能因大隅良典一人独揽诺奖而忘记其他科学家。
起底大隅良典的人生经历,正应了那首诗:“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据报道,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坎坷。
1967年,22岁的大隅良典本科毕业,接着继续攻读硕博学位。在这期间,他表现极其一般,没有什么学术成果。1972年,大隅良典从京都大学博士毕业的时候,由于论文没有通过答辩,连学位都没拿到。于是,他又花了两年时间重新在东京大学读了博士。尽管这次他顺利毕业了,但却发现,找工作十分困难。
无奈之下,大隅良典远渡太平洋来到美国,进入了杰拉尔德·埃德尔曼(Gerald Edelman)的研究所当博士后。据他回忆,在美国的日子是他这辈子最艰难的时光。让他十分苦恼的是,他一直以来都在研究大肠杆菌,而埃德尔曼实验室主要研究发育学,对此他一窍不通,只能从头学起。
三年过后,毕业的大隅良典返回日本,回到母校就职。他的升迁之路相当缓慢,共当了九年的实验室助手,1986年才升任讲师,直到1988年才当了助理教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实验室。正是在这家实验室里,大隅良典用不起眼的酵母解决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困惑着大家的自噬难题。
举报电话:01058302828-6823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电子杂志 > 回·汇2016 > 2016盘点·国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