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的浮华背后

时间:2016-01-01 10:33:19来源:作者:徐书贤
挂号预约、网络问诊和慢性病随访是最火热的创业门类,这仍然是医疗“外围的服务”。

      2015年,互联网医疗热度不减。历经近两年来的资本逐鹿、模式探索、商业试水,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现在几何?2015年上半年,BAT和许多上市公司的争相切入和布局,互联网+健康服务业已百花齐放,延展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然而下半年互联网医疗投资热度却有所下降。

      公认的移动互联的最后一座金矿是互联网医疗。跟医、药沾不沾边的都进来做互联网医疗,观摩的、看热闹的、下注的⋯⋯,互联网+医疗也好,医疗+互联网也罢,创业投资者满腔热情、跃跃欲试,除此之外的人驻足打听或冷眼旁观。许多先期尝试者不得不承认,虽然做互联网医疗很多,但能做的领域还非常少。甚至许多投资者并不看好互联网医疗的前景,只是为了在这个浪潮中“分一杯羹”。

      市场热度不减

      2015年,关于互联网医疗的新闻让人目不暇接,各路英豪轮番上场,融资额数字屡屡被刷新,“第一家云医院”“第一家线下诊所”“第一家互联网医院”轮番抛出。看起来吓人,有业内人士却认为,实则换汤不换药,实质进展不大。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分级诊疗实施难、以药养医、医保支付压力大等问题始终如“眼中的沙子”,时刻提醒着中国医疗的疼痛。互联网以其攻无不克的精神,全方位解读着医疗,患者端、医生端、医院端、医药端、医保端,试图去与医疗更紧密,最终却发现依然难以触及核心,这也许是医疗和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

      “有一点是相对确定的就是,正是因为我们医疗的这些痛点,它是来自不同主体的,并分布在不同环节里,也因而直接激发了互联网医疗的诸多不同服务模式,也带来了互联网医疗的整个发展机遇。”互联网医疗中国会副秘书长王晶说。

      在这个行业中,明眼人或许早就清楚,技术从来就不是真正的难题。

      在互联网医疗格局里面,王晶表示,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院内的环节里,互联网是较少能够涉足的,毕竟院内环节具有极强的医疗属性和极强的线下属性,“这即是在医院院长看来,互联网医疗不是互联网为先,而是医疗为先的主要原因”。

      很显然,企业家和投资人都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今年许多资本仍然在进入互联网医疗市场,但是也有一些投资人在悄然退出,还有一些互联网医疗企业在某些方向上失败后见好就收,说明互联网医疗市场更趋于理性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有了先期探索的经验,互联网医疗市场投资的成功率可能会越来越高。”王晶说。

      此外,这些并没有妨碍“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强大攻势,以预约挂号为代表的各类掌上医院,以轻问诊为代表的春雨医生,以导诊著称的健康之路,以院中陪诊为代表的e陪诊,宣称“可快速落地的‘互联网+’”方案、以院中医生手机应用为核心的芯联达,以及院后慢性病管理的各类应用,APP数量多达3000多个,各个端口浸入如过江之鲫,不亦乐乎。

      互联网思维又是灵活的,如遇死胡同也可以回头转路,像春雨医生、丁香园和挂号网纷纷办起线下诊所医院,好大夫从分诊延伸到随访,阿里健康医药电商业务受挫后转型云医院和在线医疗,有仁和药业十几亿医药O2O,有平安自雇医生专职做网络问诊,有滴滴打车推出医生上门⋯⋯,尽管起步滞后,但的确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以像医疗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互联网+”全方位拥抱。

      互联网医院引发讨论

      2015年,从喧闹的年初到稍显平淡的年中,几乎就要走向清冷的年尾了,此时,一剂强心针令互联网人士兴奋不已,那就是乌镇互联网医院。

      2015年12月7日,乌镇互联网医院启动营运。资料显示,乌镇互联网医院由桐乡市、乌镇两级政府联合我国规模最大的互联网移动医疗平台微医集团(挂号网)合作共建。

      “在乌镇互联网医院,全国范围内的医生和医生、医生和患者无须面对面,通过网络视频即可完成诊疗过程。”乌镇互联网医院院长张群华说。乌镇互联网医院合建方、微医集团董事长廖杰远同时强调,乌镇互联网医院提供的是以复诊为核心的患者诊疗服务。

      消息一出,人们迅速想起了之前的一些网络医院,比较知名的当属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开设的网络医院。有业内人士分析,不同的是,除了桐乡市政府的支持,微医集团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也是移动医疗公司首次踏足实体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医生资源更加丰富,凡是有执业资格证的医生都可以在互联网医院进行多点执业,考虑到微医集团近两年积累5000余组专家医疗团队,医生资源并非是瓶颈。另一方面让电子处方和病历管理进一步开放,或可以打破传统医院禁止处方和病历流出的现状,其实也是利好医生的自由行医。 

      当然,乌镇互联网医院还只是个案,尤其是政策上的支持在其他地方很难复制,比如说医保系统的接入,就连传统医院发起的网络医院都未曾实现。互联网医院立足乌镇,但其影响力和价值则远超乌镇范围。有媒体分析,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为何在乌镇互联网“特区”开出这个口子,其背后显然有深意。在线诊疗、在线处方、处方药配送、多点执业、远程医疗服务定价、在线医保⋯⋯一家互联网医院模式要同时试行、突破一系列政策障碍。

      还是蓝海吗?

      乌镇互联网医院的出现并不偶然,除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开设的网络医院,还有2015年3月上线运行的已开出电子处方数万张的宁波云医院,实现了院内数据集成基础上的三端(医生、患者和医院管理者的手机端)全流程移动应用的武汉市中心医院。

      毋庸置疑,互联网医疗所在的挂号导诊、在线问诊、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医生集团、医疗学术、互联网医院、PBM、处方电商、OTC电商等,所有这些重要细分的方方面面,都在不同程度地改善着患者的就医体验。

      2015年,正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与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在一场闻名业界的“互联网医疗”辩论之中提到的,互联网医疗对于医学真的是有巨大的促进。用于大数据实时采集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乃至于患者群的各种数据,用于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规的规律,将来一定会得益于此。但是,王杉强调,任何新的技术改变不了医生看患者的模式。西医讲的是望触扣听,中医讲的是望闻问切,“到今天为止,信息色彩还原仍达不到要求,现在如果说通过某种技术就不用医生面对面看患者了,那受损的一定是医疗质量、患者安全”。

      这一年中,行业内无数人在思考、讨论,甚至践行验证着一个问题:互联网能改变医疗的什么?也有人在反复强调:互联网医疗绝对不能改变的是什么?两个问题在对立中又不免统一,任何创新都会在长期实践中不断被摧毁、打磨至最终验证,一次次实践推动着医疗行业往前不断行进,这些要保证的前提只有一个,那就是群众能快捷、安全地就医。

      医改难改、互联网灵活、医疗中规中矩、移动互联互通,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其相互碰撞的火花,无论是跑马圈地,还是利益分享,只有保证患者的安全,才可能会是蓝海。

举报电话:01058302828-6823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电子杂志 > 回溯2015 > 封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