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文章详情

县域大型三甲医院,挂牌知名科技大学附属医院

原创

作者:史珺雯 2025年07月15日 18:02 495 阅读
(点击上方图片链接,直达年会页面
近年来,武汉科技大学在医学方面发展迅速,附属医院数量不断扩容,除了拥有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外,还拥有10余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为您推荐:
 
   项目:北京大学“医院管理领军人才研修班”
   学制:1年,累计152课时。
   时间:正在报名中,于2025年9月开课。
   结业:颁发北京大学结业证书。
点击上方链接了解详情
 
近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门医院暨武汉科技大学第十一临床学院揭牌,标志着武汉科技大学与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建立紧密协作关系。
据了解,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家拥有“一院三区”发展格局的县域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而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医学学科作为“一主两翼三新”发展布局的地方高水平大学。
据介绍,未来,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共同打造区域医疗高地。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门医院揭牌
7月9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门医院暨武汉科技大学第十一临床学院揭牌仪式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汇侨院区举行。
仪式上,“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门医院”“武汉科技大学第十一临床学院”同步揭牌。
据介绍,此次合作是“高校+医院”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将在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三个重要层面实现突破,通过提升疑难病症诊疗能力、构建双轨培育体系、形成科研闭环链条,推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型。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严想元表示,成为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是医院发展的里程碑,医院将主动对接学校学科资源,搭建协作平台,探索医教融合新模式,推动临床资源与科研平台有机融合,力争在区域高发疾病攻关和医疗技术创新上实现突破。
严想元期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合作,打造医教融合样板,巩固全国县域医院第一方阵地位。
武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国胜指出,学校将医学学科作为“一主两翼三新”发展布局的重要支撑,此次深度合作是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加强医教协同的关键举措。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医学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平台开放共享、关键技术转化应用等方面给予深度帮扶。尤其在科研平台建设、师资梯队培育、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等领域,为天门一医注入高校动能,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向基层精准辐射。
官网信息显示,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50年,历经75年发展,已从曾经12人10床的基层卫生院,发展成为一家建成“十大国家级医学中心”,3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全面覆盖县域常见病、多发病领域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由主院区、汇侨院区、竟陵院区组成,“一院三区”同质化医疗、差异性发展。其中,汇侨院区以外科及疑难危重症救治、科研为主,打造区域医疗救治中心,主院区以慢性病管理、妇幼健康为主,竟陵院区以医养、公卫、社区医疗为主。医院总编制床位2587张,年门诊量160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10万余人次。
知名科技大学办医
已拥有10余所附属医院
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设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中南钢铁工业学校等百余年传承与发展。
而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创办于1958年,是武汉科技大学主体学院之一,过去60余年间,先后历经武钢医学院、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医学院。
最终,学校于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同步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如今,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已发展成为涵盖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和卫生检验与检疫等多个本科专业的综合性医学院校。
近年来,武汉科技大学在医学方面发展迅速,附属医院数量不断扩容,除拥有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外,还拥有10余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2024年7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红安医院揭牌,成为武汉科技大学的第14家非直属附属医院。2023年8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紫荆医院揭牌,是武汉科技大学第十三临床学院。
总体来看,在附属医院方面,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部拥有附属天佑医院(同济天佑医院)、附属老年病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洪山中心医院)、附属汉阳医院、附属普仁医院、附属华润武钢总医院、附属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附属孝感医院、附属武昌医院、附属武汉亚心总医院、附属汉口医院、附属东西湖医院、附属紫荆医院等10余家附属(教学)医院,总编制床位数达1万余张。

作者|史珺雯

 

 

感谢关注《中国医院院长》公众号,每天都有好内容

 

微信扫一扫
收藏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