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20亿元、床位1000张!百年大三甲正式启用新院区
原创
作者:史珺雯
2025年07月16日 17:25
249 阅读
随着新院区正式启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进入“一院两区”发展新阶段。
据“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消息,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江北院区(以下简称“弋矶山医院江北院区”)于今日(7月16日)正式开诊启用。
据悉,弋矶山医院江北院区总建筑面积17万㎡,投资20亿元,规划床位1000张,着力打造“三中心一基地”,即感染病诊治中心、肿瘤防治中心、创面修复中心和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弋矶山医院是一所具有137年历史的百年老院,是安徽省第一所西医医院,也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随着新院区正式启用,这所百年大三甲进入“一院两区”发展新阶段。
据了解,该院区首批开设感染性疾病科、呼吸内科、肿瘤内科、血液内科、胃肠外科、神经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血管外科、甲乳外科等33个专科(病)门诊及病房。为方便群众就医,开诊首月免门诊挂号费。
弋矶山医院江北院区将与弋矶山医院主院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同质化服务,充分共享总院的顶尖专家与技术资源。院区立足于“大专科,强综合”功能定位,将着力打造“三中心一基地”,即感染病诊治中心、肿瘤防治中心、创面修复中心和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不止如此,该院区作为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项目,被纳入安徽省“1+5+N”重大疫情防治体系,作为芜湖市重点推进的重大民生工程精心打造,是建设健康安徽、健康芜湖的重要内容。
“平疫结合”高效转换。在日常运营中,专注于服务疑难危重症患者;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依托完善的硬件设施和流程设计,迅速切换为高标准隔离救治中心,实现迅即响应,大幅提升应急救治能力。
强大区域辐射能力。院区的启用将显著提升对皖南地区的优质医疗资源覆盖,大幅增强区域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补齐区域医疗短板,惠及更广泛人群。
响应国家战略布局。该院区的建成是落实国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战略部署的重要成果,未来将成为保障整个皖南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支撑。
公开信息显示,弋矶山医院江北院区位于芜湖市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大龙湾片区,总建筑面积17万㎡,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万㎡,地下建筑面积5.9万㎡,按照标准传染病医院设计、工程总投资约20亿元,于2020年4月15日正式开工。
在床位配置上,该院区设置医疗床位1000张,其中感染病区设置300张床位,相关支撑专科病区200张床位,综合病区500张床位。
弋矶山医院江北院区的启用,不仅为皖南居民带来触手可及的高品质医疗保障,还为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加上一道坚固保险。
弋矶山医院地处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长三角中心区27城之一的芜湖市。医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还是皖南及皖江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省级医学中心。
官网信息显示,弋矶山医院创建于1888年,前身为美国基督教创办的“芜湖医院”(Wuhu General Hospital),迄今有137年历史,是安徽省第一所西医院。1958年命名为芜湖弋矶山医院,成为芜湖医学专科学校(皖南医学院前身)附属医院。1986年定名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3年增名为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在长期办院历程中,弋矶山医院涌现出一批名医名师。沈克非、陈翠贞、吴绍青、刘瑞恒、阴毓璋等一批国内著名的医学家曾在医院工作。
医院占地面积297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809张。设有67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优势科室,在耳显微外科、头颈肿瘤诊治等领域居省内先进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皖南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近年来弋矶山医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区域医疗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安徽医院入选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合作共建,依托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建设。
据了解,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位于芜湖市三山经开区,总建设用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19.4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以“大专科、小综合”为立院方向,重点建设神经系统疾病学科群。医院建成后将由北京天坛医院全面托管,实现管理、技术和品牌平移,计划于2025年8月竣工,同年10月投入运营。
依托弋矶山医院江北院区建设的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如今已正式开诊启用。而依托院本部建设的皖南急救医学中心(安徽省紧急医疗救护基地皖南分站)已建成投用,实际开放床位约800张。
随着江北院区正式开诊启用,弋矶山医院进入“一院两区”发展新阶段。
作者|史珺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