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丨“四医联动”提升百姓就医幸福感

时间:2020-01-08 10:01:00来源:中新网、搜狗新闻作者:陈相龙
2019年以来,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从医疗到医药、医保、医价,河北省综合精准施策,一项项“四医联动”的医改新政落地实施,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纾解看病难


      下沉优质资源,“壮”大基层医院


      推进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核心任务。2019年以来,河北省全面对标深圳罗湖医联体建设模式,按照“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综合监管”的原则,在全省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
医联体不仅要“联体”更要“联心”,如何发挥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让他们拧成一股绳?


      河北省在形式上整合的同时,按照“人、财、物统一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了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在医保支付、财政投入等纽带的联结下,建立责任、利益共同体,真正实现上下联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在此基础上,河北省还继续实施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扎实开展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春雨工程”,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大力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要纾解看病难,还要打通群众看病就医的“最后一公里”。


      2019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将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作为20项民心工程之一,在全省推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由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人员、财务、药械、业务、准入退出、绩效考核“六统一”管理,有效保障村医合理收入,村级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随着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论是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数,还是大医院下转的康复患者都在逐渐增多。2019年1至9月,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次同比增长12.9%,住院人次同比增长1.13%。



      破解看病贵


      降低药品价格,提高医保待遇


      不仅要让群众看得上病,更要让群众看得起病。在“四医联动”改革中,医疗是根本,医药则是突破口。


      2019年7月1日,河北省跟进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正式实施,全省公立医院全部执行25种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政策。


      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同时,河北省启动了医用耗材分类集中采购,明确规定,全部公立医院医用耗材实行零差率销售,高值医用耗材销售价格按采购价执行。


      为减轻患者用药负担,河北省还严格规范临床用药,要求医疗机构合理配备并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集中采购药物,加强处方的合法性、规范性、适宜性审核,建立不合理用药公示和约谈制度,建立重点监控目录,严查大处方等超常用药行为。


      一手降低药品价格,一手强化医保对改革的支撑作用。


      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报销比例为50%,不设起付线;对同时患有“两病”的城乡医保患者,分别享受相应待遇……日前,河北省医保局、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药监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减轻了“两病”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此外,河北省还着力提升医保待遇保障水平,降低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并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


      如今,“四医联动”改革效果初显,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据河北省卫生健康委统计,2019年以来,河北省医疗收入增长幅度明显趋缓,基本控制在10%左右,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门诊费用较上年分别下降0.29%、15.33%。

 

      链接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重大民生、民心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河北省卫生健康系统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实施健康河北战略为主线,聚焦深化医改工作难点、群众就医痛点和基层能力弱点,既抓政策设计,又抓任务落实,做到顶层设计和地方探索良性互动;既抓宣传示范,又抓督导考核,做到软性引导和硬性约束两手并重,全省上下戮力同心,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医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一些亮点工作得到国家肯定和推广,改革成果正在越来越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强化设计,不断健全政策体系框架


      从群众健康需求出发,针对改革深水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凝神聚力,主动担当,细化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着力构建“四医联动”改革框架。研究起草进一步深化医改的意见,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价改革。着力规范诊疗行为、取消药品加成、压缩药品耗材不合理费用,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腾空间”;通过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转变医疗机构收入组成“调结构”,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改革积极性;将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纳入医疗保障范围“保衔接”,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二是全面加快医联体建设步伐。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主件,配套出台10个专项文件,形成1+10政策体系。三是不断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明确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四是全力抓好药品供应保障。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做好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加快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明确以市为单位开展带量采购试点,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五是积极创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机制。创新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完善指标体系,落实考评奖惩,督促公立医院积极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履行社会责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二、聚焦重点,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公立医院是深化医改的“主战场”。在去年8月26日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基础上,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一方面,破除以药补医成果得到巩固。持续巩固完善取消药品加成补偿机制,逐步理顺动态调价机制,强化政府投入责任。改革一年来,公立医院主要运行指标呈现良性变化趋势。一是医院收入结构明显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省药占比从38.73%降到34.59%,降低4.14个百分点;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从23.29%提高到25.79%,提高2.5个百分点,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进一步体现;二是医院运行效率有所改善。诊疗人次稳中有升,2017年9月-2018年8月,全省公立医院门急诊人次11882.81万,增幅8.53%,全省住院人次824.76万,增幅4.86%,更多的患者得到有效诊治。三是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势头得到控制。全省医疗费用增幅控制在10%左右。另一方面,扎实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有利于推动公立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今年,我们着重建立“1+5+6+x”工作模式,即确定一批试点,遴选省、市、县三级共33家公立医院作为首批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出台五个文件,出台完善补助资金管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带量采购、医院党的建设和章程制定等配套政策;强化六项工作,督促有关市完成调价方案向省级过渡,加强重点药品使用监控,推行按病种付费管理,扩大人事薪酬和编制制度改革试点,指导试点医院完成章程制定;培育若干改革典型,馆陶县医院外部治理体系、巨鹿县“一体两翼”大健康共同体、沧州市传染病院内部管理体系、唐县医院薪酬分配机制建设等一批创新做法,发挥了较好的试点带动作用。我省连续三年在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今年又获得国家1970万元奖励资金。


      三、整合资源,加快构建紧密型医联体


      加快医联体建设推进步伐,落实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推动机构间协作联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更方便、更省钱。一方面,搭架构,做好布局。我委会同有关部门,以整合医疗资源为基础,以提升基层能力为目的,全面推动医联体建设工作向纵深开展。截至目前,全省共组建各种模式医联体241个,其中,城市医疗集团78个,城乡医联体11个,县域医共体81个,专科联盟53个,远程医疗协作网18个。另一方面,明任务,重点推进。制定《河北省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建立指标体系,对标罗湖模式,在邯郸、唐山、衡水3个市和石家庄赞皇等11个县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以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为重点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召开启动会、推进会及调度会,对医联体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和中期综合调度。工作推进以来,各地围绕构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重点从建立利益导向机制、调整管理体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大财政投入、创新人事薪酬管理等方面进行政策突破,有效推动了医疗卫生重心下移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了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使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得到了有效治疗,疑难病症病人得到了及时转诊,逐渐形成了有序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衡水市人民医院牵头与主城区7家医疗卫生机构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实行业务管理、财务资产、人力资源、药品耗材采购及物流等统一管理。巨鹿、馆陶、隆化等县域医共体有效推动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奖励、合理超支分担”的付费机制,构建紧密型组织模式和管理共同体,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四、夯实基础,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认真贯彻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狠抓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和内涵建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是开展城乡对口帮扶。组织44家三级医院向62个贫困县和雄安新区3个县的91家县级医院派驻帮扶团队,常驻开展服务。同时,实施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春雨工程”,向896所乡镇卫生院各派驻1名二级以上医院的医师挂职副院长。帮扶人员已全部到位,帮扶工作全面展开。二是实施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工程。今年面向基层推广适宜技术10项,培训人员20120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73997人次。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累计培养医学本科生1346名。通过夯基础、筑网底、提能力,下大力解决基层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就医群众对基层服务有了信心,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三是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全省40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与京津开展合作项目超过500个。12家医疗机构与10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管)医院签约合作。完成了京津冀首批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工作,共涉及179家企业申报的32202条产品,整体降幅达到15%,每年可为三地公立医院节约耗材采购费用超过8亿元。三地296家医疗机构的33项检验结果实现互认,155家医疗机构的20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实现共享,为广大患者节约了大量就医费用。

      五、突出预防,切实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重大转变,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更加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一是创新工作实践,打造健康服务新模式。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促进全民健康中的前端关口作用,打造健身与健康相融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启动“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累计发放控油壶、减盐勺等健康工具包140余万份,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沧州黄骅市以健康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支撑,以百姓健康状况改善考核激励制度为抓手,创新建立健康管理联合体,通过家庭医生管医保推动基层健康管理,群众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大病保险支出比例降至沧州各县(市)最低。该做法作为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二是强化任务落实,做实做细家签工作。积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面向家庭和社区组建专业团队,为群众提供长期签约服务。通过业务培训、对口帮扶、评选展示等,不断提升签约服务质量。全省已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5万个,服务签约居民3192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69.8%,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率99.8%,让群众拥有自己的“健康守门人”。邯郸市在全国率先创建“健康小屋”,组织专家走出大医院,带领团队下沉到社区、乡村,累计建成以专家命名的“健康小屋”2286家,实现了主城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全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和床位使用率均提高30%以上,群众就近享受到权威专业的诊疗保健服务。该做法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三是拓展宣传渠道,构建多维度宣传网络。立足“让群众明白、让医生清楚”,整合媒体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多形式全方位向大众传播普及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宣传健康素养知识,营造健康防病良好氛围。


      六、狠抓落实,完善督导考核示范创建机制


      医改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为确保实效,我们利用几年时间,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督导考核示范创建机制。一是完善医改年度考核。自2014年开始,连续四年以省政府名义对各市、部分县(市、区)开展医改工作考核,今年以9部门名义启动对省直公立医院的综合绩效考核,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医改考核网络,极大调动了各级各部门抓改革、促改革的积极性。实现了全省公立医院业务考核全覆盖。 二是强化部门联合督查。联合省委改革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和省直相关部门等定期开展重点工作督查,凝聚改革合力,明确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切实推动了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三是狠抓示范创建工作。按照“限期申请、定期验收、择优通过、动态调整”原则,持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示范创建活动,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示范创建动态管理机制。巨鹿县、馆陶县等在示范创建活动中脱颖而出,在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中分别取得全国排名第二和第一的优异成绩,作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举报电话:01058302828-6823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资讯 >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