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夯实腾飞之基

时间:2017-10-17 16:33:55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作者:孙茜
“浙一人”一刻不敢松懈,一步一个脚印,再接再厉夯实科教研,成就了医院的美好愿景。

正如学科之于医院,科研也是学科发展的利刃。

多年来,浙大一院的科研课题立项新、层次高,一些课题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科研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往往需要深厚的前期积累,离不开几代人的努力。
同时,对于一家医院来说,无论临床还是科研,最需要的便是人才。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决定着医院的未来。而是否成才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教学是人才得以延续的基石。
“医院的未来愿景里有一项是打造国际医学中心,而这绝对离不开科研和教学,它们是医院发展的基础。”院长王伟林如是说。
 
平台、人才、资金为科研保驾护航
浙大一院在2015年度的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综合类排名第8位,2016年度则上升到第5位,九大学科进入全国前20位,不过在浙大一院副院长郑敏看来,尽管排名上升3位,但细看榜单,与前后的医院其实只差毫厘。正因有着这样的认识,让浙一人不敢松懈,一步一个脚印,再接再厉夯实科研。
“科研实力关系着医院的长远发展和战略全局,是医院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郑敏副院长表示,医院一直十分重视科研发展和创新,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奖励等多个方面鼓励临床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对学科发展、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也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努力寻求临床与科研的平衡。
为此,该院采取了五大战略来保持和提升科研水平。
一是发挥学科优势,形成了精尖学科领跑、优势学科突破、创新学科壮大的多梯队、系统化的学科发展布局,仅仅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协同攻关,积极开展医疗健康领域科学研究。
二是加强科研平台优势,加大对医院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的建设投入,积极筹建优势创新领域重点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探寻更为优化的平台运行机制,探索协作和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重要作用。
三是提升人才优势,聚集优秀人才,培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青年人才,优化人才管理、评价、积累和考核机制。
四是发展医学转化优势,鼓励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医工信交叉结合。
五是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优势,不仅与国际上高水平科研机构、大学开展合作研究、人才培养、共享科技基础设施等,还代表国家发起或参与国际联合研究计划、参加重要国际科技组织,扩大在国际学术领域的科技影响力。另外,还须将优势技术推广出国门,打造医学“一带一路”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设有国家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移植免疫实验室等10多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对于这些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郑敏表示医院向来十分重视:着重规范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突出实验室的相对独立性;医院和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分工明确,保证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有效运行;同时,建设了一支稳定有力的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制定了完备的实验室人员管理、评价和激励体系,建立了经费投入机制,增加了实验室建设经费,保证了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持续跟进;并且建立了平台共享制度,加大资源开放,管理好仪器设备,大力推进实验仪器设备对外开放共享,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使有限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
科研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近10年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超过15亿元,成为浙江大学、浙江省首个年度科研经费超亿元的附属医院。“有了资金做支撑,科研工作的开展会更顺利,形成良性循环。”郑敏坦言。
 
科研创新成果显著
浙大一院是浙江省医疗、教学、科研指导中心之一,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奋斗,使医院在医学科研领域成绩斐然。
在科研方面,医院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国际合作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卫生计生委、浙江省等重大科研课题,近年来“千万级”的科研项目达到26项,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积极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项。
医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教育部、中华医学会、浙江省等省部级一等奖30项。
值得骄傲的不仅是这些硕果的取得,更是因为它们登上了国际舞台。创新技术得以“输出”国外,扭转了长期被动接受外来技术的局面。
2010年,受印度尼西亚大学邀请,郑树森院士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团队的20位专家,在印尼首都雅加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和技术支援,先后开展了4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成功救治了4名危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这一开创性的工作在印尼及东南亚引起巨大反响和热烈好评,更显示了我国的肝移植技术已在国际医学大舞台上取得了全面的突破性进展。
2011年,郑树森院士领导的肝移植中心与全球最大的肝移植中心UCLA联合成立肝病中心,这标志着中国医学科学工作者不再只是欧美发达国家同行专家的学生,而是共同开创未来的医学伙伴。
如今,通过“一带一路”的发展思路,浙大一院不仅让肝移植走出了国门,泌尿外科、消化内科等学科也多次走出国门,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和演示。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一味地学习输入而没有自主创新输出,在国际上很难有话语权。”主管科研的副院长郑敏表示,要在国际上有话语权,就要不断创新,争取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如李兰娟院士在突发传染病、肠道微生态等领域的诸多成果受国际同行高度关注,她多次受邀在国际大会上作学术报告,并任第五届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主席。2015年4月,国际微生态联盟大会在卢森堡召开,李院士任大会主席,与50多个国家的同行专家交流学术前沿进展。
让郑敏感触颇多的还有一点:“以往都是我们自己出资送医生出去学习,如今我们的技术也有人想来学了,由此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关系,相互交换学生,彼此获益。”郑敏表示,这样的“等价交换”来之不易,离不开医院多年的科研投入和几代人的努力。
 
教学让医院的底子更坚实
浙大一院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人文理念,其教学传统可以追溯到建院之初。
当年,作为浙江大学的附属医院,它原本就是以“教学”为目的建设的,可以说首要的使命就是“教学”。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沈晔表示,浙大一院建院时定位为“南方的协和”,也效仿协和医学院和协和医院的“院校”模式,故而从一开始该院就有着浓厚的教学氛围。
70年过去了,教学对于浙大一院来说依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学为医院整体发展服务。同时,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更是大医院的责任,这不仅是医院精神的传承,也是目前医改困境中的共识。”沈晔表示。无论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改革中发现患者的需求就是找到“好医生”,因此“好医生”就是医院的立院之本。
在沈晔看来,“好医生”就是要技术好、素质高。有了“好医生”,医院的基础会更坚实。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中,浙大一院的重点就侧重在提升医疗水平和完善患者服务,以此来保障医生的“质量”。“根据分析不良医疗事件,很多临床医疗纠纷的发生都和工作不规范有关,所以,同质化的教学是提升医生水平、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抓手。”沈晔表示。
得益于浓厚的教学氛围,该院较早地开展了医生规范化培训,凭借着良好的基础,成为了国家第一批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目前,医院设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点基地2个和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6个,每年承担培养硕士生400余名,博士生150余名及博士后流动的教学任务,也是浙江大学临床医学本科课程的主要教学与实习基地之一。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的高级临床医师的可靠途径。“经过规范化培训的专科医师人才是目前非常稀缺的人才。在国际专科医师化的背景下,培养优秀人才是医院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浙大附属的教学医院,医院更加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沈晔表示。
近年来,浙大一院为此不断努力,在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培训基地成为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和香港外科医学院联合认证的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后,2016年医院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也成为全国首批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于2017年顺利通过基地复评,医师培养过程获得国内外认可。这些成绩离不开医院领导对教学工作不遗余力的支持,在不远的将来,医院将有更多的学科将纳入专科医师培训,这将为医院人才储备奠定基础,成为推动医院综合实力疾步前行的强力引擎。
同时,要想教育好学生,老师的素质也需要跟进。教学的规范性可以避免临床很多医疗纠纷的发生。针对师资培养,浙大一院会开展诸如中青年教师临床技能竞赛等活动,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保证教学的质量。
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职业精神的教育也是沈晔最为看重的,这样才能培养出“态度好”的医生。
“教学的第一要务是传递精神,第一课应该是职业精神教育。”沈晔直言,医生要有爱心、良心和责任心,要想方设法为患者看好病,即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也要有良好的素质和职业操守。所以,增强医学人文关怀是医学教育不容忽视的一课,也是打造有“温度”的医疗,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一环。如此,医学人才才能得以优质传承,医院的发展则无后顾之忧。
沈晔表示,医改目标赋予了教学培训时代的使命,提高我国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有效性和时效性,须把准健康中国对医疗人才培养和百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完善和健全适合我国特点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途径,以职业精神教育与临床医疗实践相结合,使医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职业精神的养成,这也是医学教育的精髓之一,浙大一院会一直将这一教学传统传承下去。
 
举报电话:01058302828-6823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电子杂志 > 光荣与梦想 > 封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