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弄堂医院”到“航空母舰”

时间:2017-10-17 16:26:11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作者:郭潇雅
翻开斑斓的历史画卷,浙大一院在70年如歌岁月中艰苦创业,历经坎坷,矢志不渝,谱写了时代的华章,终成“南方之协和,医界之翘楚”。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院内,有一幢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名曰“小八千卷楼”。楼前铭牌记载:“小八千卷楼,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建筑面积217平方米,为二层木结构小楼。此楼是晚清著名藏书家丁丙在田家园内所建的三幢藏书楼之一。曾是西泠印社创办人丁仁的书屋‘鹤庐’。1947年,小八千卷楼成为浙大一院首任院长王季午教授的办公之所。2007年,正式辟为院史陈列馆。”

浙大一院消化内科教授王开明已80岁高龄,她是浙大一院首任院长王季午的女儿。2017年初春的一个下午,王开明教授下班后像往常一样独自来到小八千卷楼前,驻足仰望许久,透过夕阳温暖的余晖,她的思绪像是一双挥动的翅膀,拨开历史烟云,带她回到了1947年,那年她才10岁。
吱吱蟋蟀,滴滴雨露,嗡嗡蝉鸣,掺杂着医务人员忙碌的脚步声,在一所只有3亩8分地、被称为“弄堂医院”的小小医院中,汇成一曲美妙的乐章。这些都是她熟悉的环境,也带给她温馨的记忆。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1936年,我国近代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先生担任浙江大学校长。针对浙江大学没开设医学院的状况,竺可桢说道:“要把浙江大学办成综合性大学,就必须有医学院,而且在文理学院的基础上,办医学院更为理想。”
据浙大一院现任党委书记顾国煜介绍,1946年,竺可桢校长着手医学院筹备工作,特别邀请了当年38岁、时任贵阳医学院内科主任、附属医院院长、医学院教务长等职的王季午教授,与李宗恩、谷正研、李天助等人一起组成了筹备委员会,共同筹办医学院。1947年3月,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正式批准,浙江大学成立医学院,王季午教授任医学院院长。
在医学院组建之初,王季午就开始筹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47年4月,浙江大学购买了直大方伯巷(旧称“头发巷”)田家园6号和9号王姓住宅,作为医院用房,计地3亩8分,建筑面积约2770平方米。经半年修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47年11月1日正式开院应诊,王季午兼任医院院长,李天助为副院长。当天下午,竺可桢先生携夫人参加了附属医院开幕仪式,并与全院职工合影留念。
庙小僧侣少,寺院香客稀。据介绍,当时的国民政府已呈衰败之势,由于缺乏政府资金的支持,医院设施简陋,缺医少药,财力不济,举步维艰。当时医院仅有医生23人,门诊分为内、外、儿、妇产、五官、牙科和皮肤科,辅助科室是三大常规检查、X线透视和摄片,病床仅有65张,日门诊量最高纪录是65人次。
据王开明教授回忆,父亲为了解决医院药品和设备短缺问题,每个月都要多次奔波于上海、南京等地,向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和美国医药援华会申请药品和临床、科研仪器设备。
时局艰难,无法阻挡老一辈医学知识分子悬壶济世、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在如此捉襟见肘的困难情况下,首任院长王季午却为医院制定了崇高的奋斗目标——将医院打造成“南方协和”。
依靠自己的人脉关系,王季午从全国各地聘任了一批知名教授来院工作,如解剖学王仲侨教授、生理学李茂之教授、放射学张发初教授、内科学郁知非教授等,为学科建设播下优异的种子。王季午把医学院作为育人基地,录取新生严格挑选和把关,学制定为七年,实行学分制,提倡自学,独立钻研,学生还可跨院系选修课程。
在王季午院长的带领下,医院全体员工同心协力,使医院在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等各方面实现了短期内的快速起跑。1948年,国民党军队败局已定,军政官员乱作一团,纷纷忙于寻找退路。王季午院长率领医院上下,乱中取静,在积极开展救死扶伤的同时,专心致志地建设医院。原病房楼由二层改造为三层,医院规模、门诊和住院人次不断扩大。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医院与祖国一起获得了新生。到1950年,日门诊量已达300人次。
至此,浙大一院完成了创业初期资源的原始积累,并在当地形成了“严谨求实”的行医口碑,为医院日后大展宏图奠定了基础。
 
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
浙大一院在历史上曾多次重组,三次易名。在其曲折逶迤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浙一人”不忘初心,不改初衷,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195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为浙江医学院,医院随之改称浙江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过接任院长。在陈过院长的治理下,医院以内科、眼科、耳鼻咽喉科为重点学科,并先后增设了肺科、神经内科、中医科、基外科、泌尿外科、痔科等。在他的谋划和指导下,基本理清了医院的发展思路,初步奠定了由“小而全”向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医院发展方向。
1957年,郁知非任该院院长,增设胸腔外科,该科创始人为著名胸腔外科专家石华玉。重点推动心胸外科建设,筹建病房楼一幢,其中一层专门辟为手术室。胸腔外科的快速崛起带动了医院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年门诊量上升到141707人次,病床利用率达到97.89%,门诊改为全日24小时开放制,并设立家庭病床。
在全国上下一片“大跃进”的口号中,1960年,医院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本着创建优势学科、打造医院品牌的指导思想,将中医科、中药房、针灸门诊全部人员及物资划归浙江省中医院,集中力量扶持重点科室,开始了建设综合优势明显、专科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医院的新征程。
浙大一院院史办段宁告诉记者,1952-1962年这十年中,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科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科研成果持续涌现,新技术新疗法层出不穷。
外科开展了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胰腺癌、胆管结石及乳腺癌等手术;胸外科进行了食道癌、肺肿瘤切除术、心内闭式手术、局麻开胸及降温开胸等;泌尿外科在肾部分切除、膀胱全切术等方面获得成功;眼科进行了角膜瘘管羊膜修补术,并治愈了一例眶内肿瘤;传染病科进行了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和肺吸虫病的临床研究以及伤寒、副伤寒、菌痢的临床分析等。浙大一院的学科品牌逐渐形成。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工业建设规模过大,城市化发展过快,大大超过了国力承受的限度,经济建设进入低潮,医院建设受到较大影响。面对许多不利因素,历届领导班子并未放弃理想和进取,他们率领全院员工,在逆境中寻求突破。医院节省日常开支,集中财力扶持新项目新技术,先后完成了膀胱壁尿道成形术、心音图检查、左肝叶切除治疗术等科研创新。同时,医院健全医疗护理常规和基本技术操作规程,并组织医护人员参加社教医疗队,开展防病治病工作,培训“赤脚医生”。
继之而来的“文革”十年医院并未停止救死扶伤,依然坚守在防病治病、服务人民的第一线。
据不完全统计,十年中,医院收治门、急诊患者计2472800余人次,住院患者36546人次。先后组织卫生工作队、医疗队,约有600多医务人员奔赴浙江省13个县的农村、山区、海岛、渔场进行卫生宣教、防病治病和培训村医,完成712名工农兵学员的临床教学实习,接收省内外进修生673人,举办各种培训班计186人,开展新技术研发87项,获得科研成果42项,完成论文244篇,著书14部。
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浙一人”凭借自律自强的信念,度过了坎坷岁月。“文革”结束后,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担负着医疗、教学、科研等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医院。
 
厉兵秣马 整肃一新
进入新时期后,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医院经过恢复整顿和制度重建,步入了正规化建设,为日后的大发展大跨越铺平道路。
首先是恢复健全各级领导班子和群团组织。医院设立了总支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医教科、人事科、总务科、财务科、保卫科、护理部等党政机构。业务部门恢复耳鼻咽喉科、皮肤科、中医伤科。
其次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医院恢复了三级查房制、科主任定期门诊制、死亡病例讨论制、病历书写等制度。成立了抢救小组,制定急救操作规程,开展循环红旗和百日无差错竞赛等活动,医疗质量持续上升。
再次是落实政策,健全人才选拔和晋级机制。医院实事求是地对历史遗留的冤、假、错案进行了平反,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恢复了晋升晋级考核制度,提拔了一大批业务技术骨干。在职工福利方面,医院实行“五定一奖”,使职工福利有了新的改善。
浙大一院院史办胡云琪对记者说:“看着医院各项业务回归了正轨,人心逐渐稳定了下来,当时的医院领导班子便开始加强软硬件建设,使医院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医院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展示出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勃勃生机,在全新的机制下快速崛起,人才培养、科研教学、基本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骄人成绩。
1976-1981年的五年间,培养正副教授16人、科研人员33人、硕士研究生7人、教学人员65人,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医院发展的办院指导思想,大大激发了全院职工求学求知的积极性,学术氛围日趋浓厚,共有307人参加半脱产英语、日语、临床技能培训等各种训练班。1979年,放射科、B超室等主办日本超声专家讲习班,并出版《中日超声医学讲习班内容选编》;1980年起,血液科举办四期全国性培训班;1980-1983年,传染病科举办两期全国传染病师资培训班,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五年间,医院开展新技术创新64项,取得科研成果75项,其中5项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5项荣获全国医药科学大会奖,不少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例如,泌尿外科开展浙江省内首例异体肾移植成功;心血管专业组成功安置第一台埋藏式心脏起搏器;胸外科自制人工心脏瓣膜应用于临床,填补省内空白;血液病专业组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对恶组的诊断价值,并率先在国内报道血浆置换治疗纯红再障及免疫性疾病。
五年间,医院设备更新步伐加快,相继购置了心向量图机、心脏监护仪、心脏起搏器、双相和扇形超声波诊断仪、纤维胃镜、支气管镜、膀胱镜、血透机、荧光眼底照相机、闪烁扫描仪、闪烁计数器、电子血气分析仪、脑电图机、荧光显微镜、双目手术显微镜、电生理记录仪等,一大批高新医疗技术设备频频亮相,使医院的临床诊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至1982年,医院规模扩大到16744平方米,设有九个病区,核定病床450张,职工790余人,年均门诊量接近40万人次,其综合实力已在浙江省名列前茅。
 
改革创新 花开遍地
草木百年新雨露,领异标新万树春。1982-1997年的15年中,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的阶段,医疗卫生界也面临新的抉择和新的突破。如何革故鼎新,跨越发展,是“浙一人”在新时期面对的新挑战。浙大一院坚持与时俱进,锐意探索,开拓创新,针对医院管理、临床技术、科研教学、学术探讨等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
这期间,医院先后经历了杨松森、黄怀德和王竞三任院长的改革洗礼,在多个方面进行开拓创新。
质量管理、医德医风、廉政建设,成为医院并行不悖的三驾马车,牵引着浙大一院在现代化医院建设的道路上奔跑。院长书记联席会议、行政办公会、周会等质控安全阀越拧越紧,总值班、护理查房、行政查房、夜间查房等制度防火墙越建越实。1989年,医院被审定为国家三级甲类医院,同年成立了文明医院领导小组、医德医风教育小组、质量管理小组。1993年,医院制定了《浙医一院党政干部守则及廉政措施》,实行新的奖金制度,新设专职物价员,实行成本核算和质量管理。
科研创新和技术进步是推动医院大发展的强大引擎。在三任院长的明确主导和不懈努力下,医院通过观念引导、政策激励和机制促进,积极开展新技术研发、新项目推动活动,一大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相继问世。
1985年,放射科率先在浙江省内开展肝动脉DSA检查和介入性肝动脉治疗,并于1986年在国内率先推行数字减影肝动脉并肝静脉造影术。1987年,传染病科在全国率先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在重症肝炎治疗中的应用,血液病科首次报告成人急性白血病五年、十年生存率,在国内外引起反响。1993年,心内科率先在国内开展以Rashkind双伞闭合器关闭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性诊断与治疗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肾移植血液净化中心自1991年成立至1997年,完成肾移植500余例,年移植总数超过100例,一年存活率达97%,其中最长存活10年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优势学科脱颖而出,诊疗特色日趋成熟。
医院既是救死扶伤的战场,是科研创新的基地,还要成为人才孕育的摇篮。三任院长法出一门,前赴后继,把人才培养视作医院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寓传道授业于临床教学之中。医院长期承担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教学任务,在七年制教学中开展单科独进、床边教学、病例讨论、英语交班和英语查房等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法、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临床外语水平。据统计,1982-1997年,医院共培养博士生25名、硕土生182名,每年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级医学人才150名左右,合格率达97%左右。
与此同时,学术研究呈现出向科技前沿和高端技术进军的良好势头。1982-1991年,医院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6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1项。1992-1995年,医院立项课题11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发表论文近千篇。1996年立项课题6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1项。令人特别关注的是,郑树森院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受到时任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段宁对记者说,这个时期,医院在基础建设、医疗设施、国际交流等方面也均有建树。1984年,医院5060平方米的专科病房楼完工,1991年7月完成九层病房大楼的建造,1994年,新建门急诊综合楼的规划工作基本完成并开始设计,建筑面积达38000平方米。医院相继购置了中央监护系统、口腔全景X光机、全能麻醉机、眼用AB超仪、彩色多普勒电脑声像仪等先进的设备。医院先后派往美国、德国、瑞士、日本、法国、香港等31个国家和地区留学、讲学、合作科研和参观学习的人员约300人次。
至1997年底,医院占地面积扩大到41亩,全院职工1300余名,核定床位760张,每年门诊工作量近60万人次,医院已成为浙江省医疗、教学、科研指导中心之一,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
 
辉煌史诗 璀璨画卷
1997年,浙大一院迎来新一任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器官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专家郑树森。有道是,白纸绘图易,锦上添花难。面对医院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郑树森院长掂得出这个分量。
经过深思熟虑,他果断地选择肝移植作为突破口,提出了以高科技引领医学前沿的战略决策。次年,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随着新浙大的组建,1999年8月,医院更名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又名浙江省第一医院。从此时起,浙大一院进入跨越发展的崭新时期。
郑树森站在新老世纪交替的节点上,审时度势,规划出了更新更美的发展蓝图。对此,胡云琪作了总结概括:进入二十一世纪,医院的发展呈现出七大特色。
第一,医院自主创新比重越来越大,许多新技术新项目引领国内医学界潮流或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以肝移植为龙头的器官移植成为医院成长的新引擎,带动医院全面发展,“综合性”内涵极大扩展。医院肝移植团队,在郑树森院士带领下,赴印度尼西亚先后完成5台高难度的活体肝移植手术,里程碑式地开创了印度尼西亚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手术范例,成功开展了印尼历史上前5例肝移植手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适合中国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的“杭州标准”,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国际标准”,挽救了更多的肝癌患者。李兰娟院士创建了独特有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在治疗重型肝炎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极大地降低了病死率,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进一步提高了学科在全国传染病学术界的地位。她参加中国感染性疾病科研规划的顶层设计,多次在抗击新发、突发感染性疾病战役中发挥领军人作用,承担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任务。同时,在突发传染病、肠道微生态等领域的诸多成果受到国际同行高度关注,她多次受邀在国际大会上作学术报告,并任第五届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主席。
第二,学科发展呈学科群全面提升之势,优势学科后劲充足,潜力强盛。医院采取了重点科室、重点投入、重点扶持,同时兼顾一般学科的政策,使浙大一院的重点学科数量位列浙江省第一。
第三,人才战略收获显著。通过一系列人才培养规划和机制的推进,目前已形成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业务骨干队伍,人才梯队紧密衔接,孕育出两位院士及一大批跨世纪学科人才。
第四,通过《浙医一院科研工作报销奖励及配套办法》的实施,以及“浙医一院科研基金”和“博士后科研基金”的设立,激励科技人员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及省级最高科技进步奖项目,成为建院以来产出最多的历史时期。
第五,服务意识日趋深入,贯穿医院各个领域,医疗护理服务规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各个细节越来越注重人性化及人文关爱,医院护理部于2010年成为当时卫生部的“优质护理重点联系医院”。
第六,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网络服务平台四通八达。医院构建起一个“以业务为基础、以管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综合应用平台,引领现代化医院的未来,被国家卫生主管部门评为“数字化医院试点示范单位”。
第七,综合实力大增,规模效应显现。医院目前拥有庆春路院区、城站院区、大学路院区、余杭院区(在建)、之江院区(在建),具备一流的医学人才,一流的医疗水平,一流的科研队伍,一流的医疗设备,一流的服务质量,堪称浙江省医疗机构的航空母舰。
2015年,王伟林接过院长第八棒,带领全院上下继续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从“弄堂医院”到“航空母舰”,辉煌的史诗,再现了“浙一人”艰苦跋涉、风雨兼程、不断攀登的雄健身影,展现出广博灵动的创业篇章和沧海桑田的璀璨画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南方协和”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浙大一院必将承担更大的历史责任,在中华医学史上再塑丰碑。
举报电话:01058302828-6823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电子杂志 > 光荣与梦想 > 封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