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转型记

时间:2016-08-24 15:33:58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作者:刘文生
二级医院如何转型康复医院?需要突破哪些瓶颈?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提供了样板。

2014年7月,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通过评审,正式冠名为“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这标志着经过两年的筹建过渡期后,这家老年医院正式转型为康复医院。这是原卫生部颁布《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后,全国卫生系统首家由二级公立医院整体转型、达到三级标准的康复医院。

杨浦区老年医转型康复医院有着深刻的政策背景。2011年以来,原卫生部、上海市政府印发的多份文件均提出推进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2011年,《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康复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人才培养,推进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2012年,原卫生部印发《“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初步建立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在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鼓励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有计划、按步骤地整体转型为以康复医疗服务为主的综合医院或康复医院”。

2012年,经杨浦区委区政府批准,杨浦区老年医院向康复医院转型。

人员转型

经过多年发展,杨浦区老年医院有着扎实的老年疾病治疗基础,加之老龄化的到来,2012年时医院并无生存压力。转型缘何而来?

“向康复转型更多是考虑自身长远发展,康复医学是一个尚在起步阶段的领域,需要投入资源去做。”谈起转型初衷,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院长周明成如是说。

实际上,杨浦区老年医院转型本身也与自身康复背景有关。杨浦区老年医院成立于2000年,在发展建设中,医院意识到老年疾病的治疗需要康复手段,遂一直定位于优先发展康复医学,与周边医院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竞争发展局面。2002年医院建立康复医学科。2004年1月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合作,成立了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杨浦康复分中心”暨“杨浦区康复医学中心”。同年8月,区康复医学中心再与杨浦区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成立“杨浦区残疾人康复中心”。这为医院打下了良好的康复基础。

2012年医院申请转型后,上海市政府和原卫生局同意转型,但要加一个“筹”字。政府表达了意图:上海要发展康复医学,建立康复医院,一定是高标准的,必须达到国家康复医院建设标准。从2012年开始,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筹)紧紧围绕三级康复医院建设标准展开了转型。

原卫生部发布的《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对康复医院学科、设施、人员、场地都有要求,从综合医院转型康复医院必然面临着学科、人才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杨浦区老年医院康复医疗原有资源是相对匮乏的,康复相关专业人才奇缺,当时康复医学科仅有五六名具备康复医师资格的医生。

周明成坦言,转型前期,医院做了很多思想动员工作。从管理层到员工,都要认识到康复医学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医院原有专科医师怎么往康复转型?

这时候医院打下的康复基础发挥了作用。专科医师在之前的老年疾病诊治中已经意识到了康复的重要性。在思想上,他们对转型持积极态度。为达到三级康复医院建设标准和各级各类岗位要求,医院85%以上的适岗人员主动参与现代康复医学专业知识培训,进行二次创业,医院鼓励符合专业条件的专科医师报考全国康复专业技术资格康复主治医师考试,通过率达到66%,先后有46名临床医师获得了康复执业资格。

按照标准,康复医院每床需配备0.4名康复治疗师。转型初期,医院只有20名治疗师,如按当时医院床位70%为康复床位计算,医院需有124名治疗师。医院采取多种途径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从2013年开始,医院每年都会招聘10到20名本科毕业生,目前科班出身的治疗师达到60名。医院还鼓励护士参与康复治疗师(士)资格考试。这样下来,两年中康复治疗师(士)达到126名。

明确定位

人才为转型打下基础后,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开始寻求对医院的定位。

转型后医院怎么定位,怎么和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区别,怎么和残联体系下的康复医院区别?“我们是卫生体系内综合医院整体转型为康复医院的第一家,没有先例,怎么定位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周明成说。

一番考量之后,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明确了自身定位:医院主要功能是专注于常见病、多发病在急性期后和/或手术后需要住院康复的患者。在周明成看来,这是非常关键的决策,明确的功能定位,既符合专科疾病急性期后普遍的康复需求,同时又充分发挥原有专科医师在康复过程中的医学支持作用。

“专科疾病康复有着更大的医学和社会需求,同时也是重要的疾病二级预防措施。”周明成看准的是疾病康复的庞大市场和社会效益。周明成告诉《中国医院院长》,他更看重疾病的二级预防与康复联动。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饮食、吸烟、肥胖等都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而通过康复可以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疾病二级预防的康复是以运动为核心、以药物为基础,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心理等促进健康。周明成表示,这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这是经过循证医学证明的行之有效的能够降低疾病发生并且可以改善生活质量的方式,同时还能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成本。

周明成认为,除了上述主要功能定位,作为专业康复医疗机构,必须提供持续性康复服务管理。这要求医院除了提供住院期间专业化、规范化的康复服务,还必须向上对接各个三级医疗机构,促进早期康复介入;向下指导和管理患者的社区康复与居家康复,提供持续性康复服务。这是三级康复医院应该承担的职责。

学科起航

明确了功能定位后,医院把学科建设做了梳理。重点发展什么,将要发展什么,重点扶持什么都有了清晰的思路。

在常见病方面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有四个。第一是以脑卒中为主的神经康复。在常见病、多发病中,脑卒中患者是数量庞大、迫切需要康复的人群。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中心整合了原来的综合康复医学科和神经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统筹了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第二是骨关节康复。周明成表示,骨关节手术量非常大,技术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获得了重新站立的机会。但是怎么恢复功能很重要。医院建立了以骨外伤、骨关节置换后的康复为主的骨关节康复中心。

第三是心肺康复。循证医学证明,心肺康复是现代康复医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心肺康复可以降低疾病复发、再入院和各种因素的死亡。目前心肺康复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

第四是疼痛康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骨关节疼痛、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以疼痛为主的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医院将麻醉科、骨科、中医科等科室联合建立了疼痛康复中心。

为了对专科疾病康复提供专业化服务,医院原康复医学科下设的康复治疗部单独分出来,成立康复治疗中心,细分各专科康复治疗的亚专业,为不同专科提供更专业的、更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服务。该中心除推进各个专科的康复治疗外,还服务于一些迫切需要康复治疗的领域等。

医院前身是老年医院,老年医学科针对老年人的器官衰退、功能丧失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因此老年康复也是医院非常重视的一个领域。目前,国外很多康复医疗机构都涉足中医传统康复。这些机构在和中国交流的时候非常想获得中医康复方面的经验。“中国康复和世界对话,中医传统康复是重要的学术领域。”周明成说。

此外,代谢、肥胖、糖尿病等康复也将逐步纳入进来。将来还有危重病康复。而一些更为薄弱的学科,如康复工程、康复营养、康复心理等支撑医院康复体系的建立的学科是下一步医院要重点扶持的对象。

把原来综合医院内的临床专科在功能上逐步转型为康复学科是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发展学科的思路。把康复技术、理念融入到诊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打破原来各学科各自为政的瓶颈。

为此,医院着重打造由专科医师、康复医师、治疗师、护理师、营养师、康复工程和社会人员共同组成的康复团队。团队整合后,打破了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和康复科室的壁垒。专科医师、康复医师、治疗师、护理师共同查房,共同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

专科医师转型可以获得康复资格,因此团队中部分专科医师有可能同时也是康复医师。“执业医师法规定,医生执业只能选择一个专业。而转型后的医师在拥有本专业执业资格的同时又具备了康复医师执业资格,医师开具康复处方的资格也已经获得市区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认可,但在法律层面尚需有所突破,比如专科医师、全科医师可以加挂康复医师执业范围,让这部分医师既能开具临床治疗处方,也能开具康复治疗处方,这对解决目前紧缺的康复专业人才队伍的扩充,对康复医院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周明成对《中国医院院长》说。

服务为重

周明成一再提到康复服务能力,他强调,康复服务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这将是未来5到10年医院的重点工作。

“必须建立康复治疗的规范、程序和标准,严格行业准入和质量控制,明确康复从业人员的资质评定标准和数量。唯有此,康复医学才能规范、有序地发展,才能符合现代康复医学发展的要求。”周明成说。

中国康复医学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去引入先进的康复管理、技术和服务理念。为此,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试图通过加强对外合作,把先进的、经过国外实践的康复理念高起点融入到医院发展。医院通过国内专业咨询机构和国外顶级康复医疗机构实现线上、线下的康复培训和教育,并聘请国内外顶级专家成为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为医院发展提供智力、决策支持。此外,医院还计划进行组团式的学习交流。

通过提高学历教育来提升服务能力是医院采取的另一大措施。目前医院正与复旦大学合作,利用大学教学优势,探索康复医学人才培养,培育、培训高层次基础人才、学术科研型康复人才;与上海健康医学院合作培养实用型人才,包括康复治疗师、护理师、工程师等;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利用大学专业领先优势,推进康复工程转化医学研究,成立“康复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培养医工结合的康复创新人才,共同推进康复工程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推动区域内康复工程建设、康复辅助器具研发应用。

在康复网络体系建设中,医院定位为区域康复医疗联合体核心单位和区域康复医学中心。医院为此成立了社区康复部,专门负责与区域内内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及社区街道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并负责接待和联系转诊患者,统一协调和规范管理康复分级诊疗工作,畅通转诊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持续性康复服务。医院积极与区域内多家三级医院合作,达成分级诊疗合作意向。

在周明成看来,康复服务能力不单单体现在人才、学科,还有人文环境。目前,医院正大力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和康复治疗环境。同时引入社会资源,招募已经出院的患者、社区人员和大学生成为志愿者,共同提升康复服务能力。

“尽管国家有康复医院的建设标准,但如何科学制定康复医疗机构的层级管理标准:各级各类康复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明确、层级分类清晰、布局功能合理;同时康复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效率等评价指标也有待完善,这将有助于康复医院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康复机构各类标准、政策的制定需要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公众认可。这是很要紧的事。”周明成呼吁。

康复收费标准也影响着医院发展。尽管康复治疗项目列入医保进行过两次调整,但是收费标准低的局面仍需不断调整。周明成表示,现在医院收支结构中,最大的变量是人力成本,假如人力成本达到社会同业人员的收入水平,那医院会入不敷出。康复从业人员的低收入状况得不到改善将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上海两次价格调整,对康复医学的发展是雪中送炭。”

康复医疗的需求是爆炸性的,但服务能力是滞后的。周明成指出,目前康复治疗师的行业准入、学历教育都是不足的。康复治疗师专业技术类别有待重新审视,发挥这个群体在康复医学中应有的地位刻不容缓。他希望国家鼓励双重执业,鼓励专科医师转岗康复医师,鼓励自由执业,这样才有队伍。他还希望政府和行业层面尽快制定相关标准规范行业准入。

举报电话:01058302828-6823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电子杂志 > 康复再起 > 封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