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疗再起步 体系构建仍路漫漫

时间:2016-08-24 14:40:18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作者:刘文生
作为我国医疗体系中的短板,康复医疗迎来了新的政策机遇期,但专业人才缺乏、康复机构不足、医保报销瓶颈等症结仍困扰着我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

        在分级诊疗大趋势下,康复医疗在中国又迎来了发展机遇。

        把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慢性病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从大医院分流下去,由基层医疗机构或专科医疗机构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这其中,康复是最重要的环节。

       随着分级诊疗、医疗保险等国家政策对康复医疗扶持力度显著增强,行业分析认为,在政策、资本和技术合力推动下,康复医疗产业数千亿市场即将启动。嗅觉敏锐的资本已经描绘出一个诱人的大蛋糕:兴业证券报告指出,至2013年,中国国内康复医疗市场规模仅有200亿元人民币(人均15元人民币),据预测,至 2023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0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8%。

没有人怀疑这样的前景,但行业更关心的是,如何使仍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康复医疗冲破重重壁垒,走向正确的发展轨道。

现状不容乐观。康复专业人员缺乏、康复医疗机构严重不足、康复医疗床位数占比较少等问题突出存在。部分数据可以说明现状,目前我国康复医师占基本人群的比例约0.4:10万,而发达国家该数据则达到5:10万。据国际物理医学和康复联盟统计,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康复治疗师人数一般为30~70人/10万人口,2012年的调查显示,上海市康复医师占总人口比例仅为2.54/10万人。

与此同时,随着老龄化加速到来,至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45亿,其中,大约1.3亿有康复需求。对于慢性病患病率的测算则显示,至2030年,中国慢性病患病率将高达65.7%,其中80%的慢性病患者需要康复治疗。此外,心肺、肿瘤、肾脏等已成为康复医疗潜在热点。

需求如此庞大和迫切,中国政府和行业一直期冀的康复医疗体系却迟迟不能建立。过去的波折需要重新探讨,而未来之路则需要从过往汲取经验和教训后,以更大的魄力从实际出发重新上路。

汶川地震为拐点

中国现代康复医学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后,康复医疗理论、康复医疗技术和康复医疗机构建设不断发展,但成绩并不十分明显。从政府层面到医疗行业,重临床轻康复的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如同二战催生了欧美康复医学的飞跃式发展,2008年汶川大地震同样成为推动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契机。在数量庞大的伤员面前,急性期后的康复成为一个大问题。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是地震发生后最早进入四川的专业康复人员之一,当时,原卫生部委托中国康复医学会组建了中国康复医疗队。“各省都派了康复医疗队过去,每个医疗队负责一个地区。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是学医出身的,对问题很敏锐,他提出‘大救治、大转移、大康复’。”励建安向《中国医院院长》回忆。

2008年6月4日,原卫生部在其设在四川的指挥部召开了第一次伤员康复会议。由中国康复医学会指派参加了会议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周谋望清晰地记得,会上明确,康复不止是利用康复医学手段实现瘫痪、截肢等残障人士功能恢复,更重要的是怎么积极早期介入,防止广大伤员出现残疾、功能障碍。“这是对康复医疗的重新定位,这是汶川地震时提出来的观点,被原卫生部和其他临床医生接受。”周谋望对《中国医院院长》说。

6月22日,陈竺召集了康复医疗工作座谈会。励建安回忆,陈竺在座谈会上强调,要立即构建省、市、县三级康复医疗网络,发挥省级医疗机构的龙头作用,并尽快完成部分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向康复专业机构转型。采取集中和分散收治相结合的方式,制定不同康复技术标准和规范,以任务带动学科、以任务促进专业,全力做好地震伤员的康复工作。

这次座谈会上,原卫生部首次提出构建康复医疗网络的设想。自此之后,发展康复医疗的认识从原卫生部上升到中央层面。“连总书记都认识到了康复的重要性。提出中国医学发展要把康复加进去,从原来的临床治疗、预防、保健进入到防、治、康相结合。”周谋望说。

2009年,新医改方案发布,明确提出“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把康复提升到和预防、治疗同等地位的高度。康复在中国医疗体系的战略地位得到确立。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在《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中提出要推进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重点加强康复等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这标志着,康复医疗正式进入中国医改范畴。

彼时,中国康复医疗力量可以用孱弱来形容。原卫生部2011年提供的数据显示,当时我国有3288家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占全国综合医院总数的 24.6%,其中一半开设了康复病区;各类康复医院338所,占全国专科医院总数的9.1%;共有康复编制床位52047张(占全国卫生机构床位总数的 1.18%),其中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39408张,占全国康复编制总床位75.71%,康复医院12639张,占全国康复编制总床位的24.29%;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39833人,综合医院占89%,康复医院占11%。

有限的康复医疗资源集中在综合医院,康复医疗网络建设如何起步?

2011年8月,原卫生部颁布了《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启动了涉及东部、中部、西部14个省份46个城市(城区)的试点工作。

原卫生部要求每个试点省份至少选择2个城市作为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城市,统筹区域康复医疗资源,加强与区域内护理院、老年病院和慢性病院等延续性医疗机构的分工合作,逐步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试点方案》指出,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康复医院。鼓励试点地区制订政策措施指导康复医院的建设和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有计划、按步骤整体转型为康复医院或以康复科为主的综合医院。同时,鼓励大型综合医院与康复医院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建立相对固定的转诊关系,带动康复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提高。

《试点方案》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康复医疗体系建设进入正式操作阶段,这让整个康复医疗行业看到了希望。

不了了之的试点

让行业兴奋的时刻在2012年到来。2012年3月21日,全国康复医疗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个被励建安称为“康复医学发展的里程碑”的会议意义非凡。这是原卫生部首次召开的专门研究、部署康复医疗管理与发展的工作会议。

会上,原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做了被很多人认为是“重要”的讲话。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巨大,康复产业发展前景可观。马晓伟要求要紧紧抓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要规范机构建设和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要加快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着眼学科长远发展。

实际上,指导康复医疗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已经在稍早之前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那时候思路已经非常清晰,对三个层级的康复医疗做了非常清晰的定位。”励建安说。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立足于疾病急性期的早期介入,并承担区域内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康复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为疾病稳定期患者提供专业、综合的康复治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为疾病恢复期患者提供基本康复服务。这是中国三级康复医疗体系的基本框架。

有了顶层设计,有了试点,中国康复医疗发展看似在正确的方向上迈入了快车道。然而结果并不是想象的那样。

按照规定,为期两年的试点在2013年9月底结束。“我部将组织专家对各试点省份工作进行外部评估,从中遴选出适宜的模式向全国推广”,原卫生部并没有兑现这个诺言,同高调的开端不同,这场试点结束得无声无息。“没有总结,没有发布公开的结果,试点没人管了。”励建安对《中国医院院长》说。

行业人士渐渐意识到,康复医疗的发展停滞了,不受重视了。2013年初,陈竺卸任,原卫生部变更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以后,文件中已经不再讲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不再像以前那么强调康复医疗建设的重要性。”励建安认为,这跟卫生口主要领导不是学医出身有一定的关系。“领导没有考虑医疗的内涵分类,甚至在某种角度上把康复和护理混到一起去,说发展康复护理,好像康复只是护理的定语一样。这是有问题的。这是对这个学科没有真正了解。”

事实上,虽然试点没有推出可向全国推广的模式,但试点中暴露出的问题却值得认真对待。

原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在公开场合做的全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评估报告指出,缺乏康复医学科标准诊疗规范与标准操作规程、缺乏康复急性期和稳定期的衔接机制、所使用的康复功能评估量表不统一、没有质量控制标准与风险管理规范是康复医疗机构存在的共性问题。

伴随着这些问题,《指导意见》预设的逐步建立康复治疗师规范化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并开展质量控制工作,逐步实现患者在综合医院与康复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等“十二五”时期要完成的目标无一实现。

中国康复医疗发展陷入困顿状态,直到分级诊疗成为医改主要方向。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多次提到康复。文件提出,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还提出要加强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员培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康复服务能力、加强县级医院康复科建设。

尽管国家层面没有出台促进康复医疗发展的文件,但在分级诊疗趋势及老龄化和慢性病高发大背景下,康复医疗在中国又一次迎来破茧重生的机遇。

康复科发展求变

随着政策鼓励和三级医院评审要求,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三级医院都建设了康复医学科,但学科建设离原卫生部设定的标准仍有很大差距。康复医学科普遍呈现规模偏小、人员缺乏的状况。很大一部分医院康复医学科并没有病床,学科发展处于边缘位置。

在康复医学科管理与运营方面,原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综合医院应当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作好准备。

“骨科围手术期康复问题已成为骨科水平提高的障碍。”周谋望的这句话说明了目前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与临床科室的关系。

“中国很多大医院的骨科水平很高,和世界水平不相上下,但是手术后的效果比国外差很多。这是因为手术中康复没有及时介入。”周谋望告诉记者,中国骨科围手术期手术早期康复介入做得很差,术后康复也没有跟上。

究其原因,有临床医生和患者观念问题,也有客观因素存在。周谋望表示,临床医生相比治疗还是不重视康复,临床医生通常比较忙,很难有精力顾及康复。而康复科医生得不到临床医生的支持,加上科室之间的壁垒,也没有动力到临床科室开展康复工作。

针对此现象,周谋望在北医三院提出骨科康复一体化的理念。要做骨科围手术期康复,康复科就一定要跟骨科结合起来。骨科有需求,康复科有技术。“学术上要互相了解,互相理解。康复科要了解疾病情况,了解手术怎么做。骨科要知道康复科能做什么,什么时候介入。有风险共同面对。”周谋望说,刚开始康复科治疗师跟骨科医生一起查房,一起上手术台。康复科也主动到骨科去推介,他们能做什么。

在北医三院,刚开始临床医生不相信康复科做的那些事,等慢慢作出来给他们看,医生就接受了。现在很多骨科医生已经认识到了,不做前期康复,会影响手术最后的效果。临床医生也认识到,康复不是医生给患者讲一讲就能做好的,而是要有专业人员和设备的介入。每个患者都要有个性化的介入,才能恢复得更好。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唐山市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唐山二院”)。唐山二院是一家骨科特色明显的三级医院。医院康复中心成立于2001年,科室面积达3000多平米,常设床位40张,医疗技术人员59人,是三级医院中康复科规模较大的医院。在骨科手术治疗方面,唐山二院在当地有口皆碑,手术量、手术结果都大大优于同类机构。唐山二院院长赵刚透露了其中的秘诀:康复。

“其他医院几乎没有康复,做完手术患者回家自己康复。而在唐山二院,患者从入院起,康复医师和临床医生就在一起为其设计治疗方案。”赵刚对《中国医院院长》说。在唐山二院,康复科医师、治疗师会按时参加临床科室的查房,治疗师分管各个病房骨科患者,积极与临床医生合作。患者入院后即开展术前康复训练和术后康复宣教,出院时进行恢复期康复指导。这些在唐山二院已形成制度。

“这就是我们有别于其他医院的地方,也是他们追不上我们的原因。”赵刚说。

赵刚所说的其他医院实际上可以代替绝大多数三级医院。临床医生的傲慢、偏执与康复科自身定位不清共同造成了这一局面。“很多医院康复科定位都有问题。认为康复科就是做做理疗、按摩、手法,很多现代康复手段没有运用进去。”周谋望说。

实际上,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该主要治疗何种疾病、从事何种业务尚无统一的认识,这也是困扰其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这说到底是个观念问题。唐山二院的骨科传统使管理者能够认识到康复的重要性,因此才能掏出真金白银、投入物力人力发展康复医疗。就这样,刚开始临床科室和康复科室之间的合作也是阻力重重。唐山二院康复医学科罗主任向记者透露,一开始,医院下了临床科室制定手术方案康复医师必须参与的死命令,但临床科室并不认可这种方式。后来在一个熟人身上,临床医生看到了康复介入后的显著效果,才慢慢认可康复科的工作。“我们的方法是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服他们。”

周谋望和北京其他一些骨科医生也在做着相似的努力。北医三院等北京9家三甲医院骨科和康复科共同参与了一项骨科康复一体化和骨科康复临床路径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把2100多例病患分成两个大组,一个是实验组,实行骨科康复一体化加骨科康复临床路径治疗。另一个是对照组,按现行流程走,没有围手术期康复介入。整个课题有第三方质量监控,每个患者都有数据记载。

实验结果有很多统计学意义上的指标来体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相比,前者术后疼痛恢复和功能恢复都大大优于后者。“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项工作,促进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和临床路径的发展。”周谋望说。

在周谋望看来,临床医生对康复医疗的认识正在增加。同时,在医药分开的大背景下,药占比低、纯靠技术和服务生存的康复医学科正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

综合医院转型机遇

在康复医疗服务增量建设中,综合医院整体转型为康复医院是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方式,一直受到政策层面的鼓励。早在2012年出台的《指导意见》中就有“在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鼓励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有计划、按步骤地整体转型为以康复医疗服务为主的综合医院或康复医院”。此后在公立医院改革文件中也多次提到鼓励二级综合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

北京市在2009年就开展了康复医院建设试点工作。其后,二级综合医院展览路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以疗养为主的小汤山医院也转型为康复医院。

坐落于北京市区向北30公里的北京小汤山医院最初由四所疗养院合并而成,服务对象是师级以上干部、工伤人员和劳模。20世纪八十年代末,疗养制度开始进行改革后,没有了政府扶持又没有综合医疗优势,全国大部分疗养院为了生存开始寻求转型。小汤山医院一直处在挣扎状态,没有放弃医疗行为,但随着骨干相继离开医院,小汤山医院元气大伤,业务量急剧下降。

2010年底,小汤山医院领导班子集体决策,把小汤山医院向康复方向转型。“我们做综合医疗是没有优势的,医院有做疗养时打下的康复底子,员工对做康复也有情结,大家都愿意做康复。”小汤山医院副院长梁英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医院寻求出路是一个因素,当时的大环境大力提倡发展康复是另一个因素。

2010年12月,医院从外科辟出12张床,开始了康复的转型之路。当时,医院康复中心没有病房,只有刚从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博士毕业的武亮和留守下来的20个护士和中医出身的治疗人员。半年后,康复中心才来了第一个真正的康复治疗师。

2012年,康复中心收编了医院外科,床位达到50多张,人才也不断增加。2012年3月,北京市医管局正式把小汤山医院定位为康复医院。医院与北京市内三级医院在功能上形成互补,重点关注疾病的前期和后期。康复医学中心主任武亮说,近几年的发展中,医院总在“搬家”。医院康复医疗规模越来越大,治疗室和病房越来越多,符合康复院要求的改造随时都在进行。“医院总在变化,这比新建一个医院要复杂得多,做了不计其数的事,一点一点推进,才达到今天的规模。”

经过几年的发展,小汤山医院康复中心已经成立了神经、骨关节、脊柱脊髓损伤、肿瘤等九大病区,并在慢性病康复、心肺功能康复、健康管理植入康复等方面做出了特色。“十三五”时期,医院将进一步细分康复三级学科。

小汤山医院的成功转型离不开北京市对康复医疗的大力支持。除了政府资金投入,在人员进京指标上,小汤山医院也比其他医院多。

有了小汤山医院的成功案例,北京市明显加快了城市二级综合医院转型康复医院的布局。武亮向《中国医院院长》透露,在政府指导下,小汤山医院今年将帮助朝阳区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转型。前者是把几个社区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二级康复医院,下面再设卫生服务站。后者有400多张床位,六位一体功能都具备。

据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此前介绍,2016年北京将有6家二级医疗机构建设转型为康复医院,年底之前即可完成。与北京相似的是上海。2012年底,杨浦区老年医院冠名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拉开了上海二级综合医院转型康复医院的序幕。此后,宝山区一钢医院也正式冠名为第二康复医院。2015年,黄浦区二级综合医院东南医院整体转型为上海瑞金康复医院。

目前,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已经成为二级医院转型康复医院的样板。转型以来,医院以常见病、多发病在急性期后和手术后需住院康复的患者为主要服务人群,不断强化内涵建设,设立了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心肺康复、疼痛康复、脊柱脊髓康复、肿瘤康复等10个康复亚专科,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临床康复学科。

政策大力支持和庞大的康复需求为康复医院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让夹缝中生存的二级医院看到了希望。但从实际情况看,目前转型成功的二级医院多在转型之前就具备康复底子。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院长周明成表示,康复医学有自身规律,有自身学科特点,应该稳妥有序地开展转型或建设。转型一定要有前期的评估、知识储备和对康复医院发展特点的充分了解。“盲目转型对康复事业发展不利,有些医院转型挂着康复医院的牌子,做的还是原来的工作。”周明成向《中国医院院长》表达了担忧,一窝蜂地进行医院转型会偏离康复本质,把康复医疗推入泥潭。

体系建设长路漫漫

早在分级诊疗受到重视之前,康复医疗三级网络体系建设的概念就已频繁地出现在政策文件和专家们的讨论之中。康复是一个更依赖体系发展的学科,因为患者需要连续性的康复医疗服务。

三级体系顶端的三级医院康复科受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中间层的康复医疗机构建设仍在进行中,而网底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乎不具备康复医疗能力。这就是三级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局面。

北京市率先采取了看似稀松平常的办法。2016年5月,北京市医管局启动了北京市属医院康复医联体建设工作。北京小汤山医院与老年医院同12家市属三级医院代表签署了《北京市属医院康复患者双向转诊协议书》。根据协议内容,康复医联体的转诊病种包括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8种疾病。患者经三级医院诊治,病情稳定后,经评估可自愿转诊至小汤山医院或北京老年医院完成后续康复治疗。转诊后,患者如遇病情变化,可得到原三级医院提供的会诊等技术服务,确需转出诊治的,可通过绿色通道转回原医院。

小汤山医院现有康复床位290张,主要收治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疾病患者。武亮告诉记者,康复体系试点从2015年6月开始,至今年4月,小汤山医院共接收体系内外康复转诊患者277人次。今年,北京市医管局给小汤山医院的指标是接收体系内300例转诊患者。此外,小汤山医院还牵头制定了康复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流程、制度和标准。

而北京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现有床位55张,主要收治有康复潜力的功能障碍患者,涉及老年康复、脑血管病康复、脑外伤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等方面。

接收转诊患者是完善分级诊疗、实施连续医疗服务的有力举措。北京老年医院院长陈峥表示,老年医学中最主要的一个领域就是康复。老年康复主要涉及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心脏康复、呼吸康复、认知康复等。目前发展老年康复主要存在几个困难。首先是观念问题,人们以为老年人出现功能缺失、残障等都是正常衰老,因此不重视老年疾病的康复。其次,在伴随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疾病情况下,做康复具有很大风险,因此很多机构不愿开展老年康复。另外,由于很多老年人伴有视力模糊、智能低下、痴呆等症状,不配合医生工作,这在技术上为康复提出了挑战。

基于以上原因,年老、体衰、多病的老年人康复重担落在了北京老年医院头上。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康复患者主要来自海淀、朝阳、丰台、门头沟等医院辐射区域。陈峥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在建立体系之前,有康复需求的患者都是出院以后慕名来到老年医院。今年北京市医管局对北京老年医院的要求是完成体系内100例患者的转诊。陈峥希望北京康复体系建设可以在全市推开,把辐射范围内所有医院都容纳进来,让急需全面老年康复的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

实际上,在康复医院数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北京全市的康复体系建设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很大进展。

北医三院康复医学科有二十多张病床,为了加快周转,骨科康复患者须在2周内出院,神经康复患者须3周内出院。“都是强制出院,不会等患者完全好了再出院,北京很多医院都这么做。”周谋望说,“向下转诊通道受限,患者有问题只能去门诊,要不就回家。网络建设要让患者方便才行,有些康复医院距离太远,患者不愿去,还不如直接去三级医院。”

唐山二院遭遇了同样的困境。为了床位周转,医院着急把患者转下去,却没有通道。“下面的县医院几乎不开展康复,没有场地也没有人员。社区卫生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更没有丝毫康复能力。医院没办法只能给患者开一个单子,让患者在家按照单子康复。”赵刚说。

二级医院尚难承接患者,遑论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功能中,有一项是康复。但多年的发展中,无论人才、器械还是政策上,对康复的支持都是空白。

此外,中国康复医疗资源分属卫生系统、残联系统、人社系统、民政系统、教育系统的事实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体系的联动。不同系统所属康复机构往往有着不同的理念和关注范围,很难融合在一起。如残联所属的医院主要致力于肢体功能恢复,而卫生系统康复医院则更重视疾病康复。

瓶颈下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康复医疗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挑战接踵而至。而在各种力量博弈过程中,一些试图打破瓶颈的努力,正把康复医疗推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在各种挑战中,医保问题备受关注。今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文要求各地在今年6月30日前将新增的20项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政府发文看似简单,但背后是几代人的奋斗。

周谋望告诉《中国医院院长》,最初康复项目完全被排除在医保范围之外。汶川大地震以后,还是在国务院的强力部署下,运动疗法等9项医疗康复项目才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专家们一开始提出了72项,后来被减少到38项,最后精简合并后剩下9项。“今年这20项的增加也离不开行业人士前仆后继的奔走呼吁,光是每年两会就有很多这方面的提案、建议。”

有了顶层政策,落不落实又是另外一回事。由于各个省市有医保项目选择自主权,直到今天,很多省市仍没有把国家2010年就要求的9个康复项目纳入医保。“到2015年,连天津这样的直辖市都没有把任何康复项目纳入医保,真是让人震惊。”周谋望说。

而在另一个层面,医保付费方式正制约着康复医疗机构的发展。“由于医保实行总额预付,增加多少项目对我们来说也没有意义。”梁英说,小汤山医院从2011 年的12张康复床位增加到目前的近300张,增加的床位多是从原来的疗养床位调整而来的。而医保只针对新设立的床位增加总额预付指标,对院内床位调整不予认可。

几乎从零起步快速发展的小汤山医院并没有得到医保的大力支持,医保按综合医院的模式,每年给一定程度的总额增幅。在这样的状况下,自2013年实行总额预付以来,小汤山医院每年都会超出预付指标的20%~30%,这还是医院不断调整优化、控制费用后的结果。超过额度的费用,医保按阶梯只承担 70%~90%。只2014年一年,小汤山医院垫付了近200万元医保资金。“目前的医保总额预付已经严重制约医院的发展。”梁英一声叹息。

另一个问题是收费。目前康复医疗仍执行一二十年前的收费标准,虽然有些地方有所提升,但相比其他学科,康复收费整体标准极低。赵刚表示,康复治疗多为一对一的个性化治疗,一个经过专业训练的康复治疗师治疗30分钟只能收30元的费用。唐山二院康复科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这是很多综合医院不愿做康复的原因。

还有很多康复内容压根就不是收费项目,连收费都无从谈起。“给患者做生活能力培训,训练俩小时不能收费。做患者评估不是一个项目,也不能收费。而通过机器、设备就能收费。现在是按设备收费,这把医院引入了歧途,医院都去买高精尖设备,而不重视整体康复。国外康复科没有高大上的设备,注重生活能力的康复。”陈峥说。

医院一味购置国外高精尖设备引起了专家警惕。周明成认为,国内康复器械已经相当不错,完全能够满足需求。“康复一定不是拼设备的学科。国内很多康复医疗机构使用的器械远比国外机构的先进,但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中国应该发展符合国人特点的康复辅助器具。”

人才短缺也是很大问题。梁英说,现在小汤山医院招不来有经验的人才,只能招毕业生。周谋望透露,连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康复科都招不满人。综合医院、康复医院、社区都缺人,尤其缺乏高级专业人员。种种因素抑制了中国康复医疗的发展,也就造成了人才断档。

困难一直存在,但整个行业却在不断进步。政策不断鼓励、环境日益向好让行业看到了希望。

北医三院看重康复,目前医院正在和民营医院协调,希望可以建立一个下转患者的通道。唐山二院则计划把后勤综合楼改建成医疗养护中心,打造医疗、康复、护理三位一体的医养模式。地处湖北省的十堰市太和医院以院中院的形式建立了康复医学中心。

鼓励政策接连不断,社会资本和处于康复产业链条的企业表现出极大热情。北大医疗集团、首都医疗集团、泰康人寿等资本巨头纷纷把目光投向康复,部署新建、收购、托管康复医院。上游的康复器械、康复药物生产商也加紧了投入布局。

目前,行业共识是,康复需求是爆发性的,但服务能力是滞后的。周明成指出,康复医学发展需要三个层面推动。一是政府支持。政府要改变观念,加大支出力度。康复医疗刚刚起步,没有政府支持,发展将步履维艰。第二是社会参与。不管是资本投入还是城市空间布局,都要关注康复,给予其支持。第三是公众认可。要让公众认识到康复能够带来什么。要让社会了解哪些患者用哪些康复手段、能够达到什么效果。

 
举报电话:01058302828-6823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电子杂志 > 康复再起 > 封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