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医联体直击学科发展痛点

时间:2017-02-21 15:29:32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作者:刘文生
专科医联体从人出发,以疾病规范化治疗和人才培养为抓手,解决学科发展存在的诸多痛点。

继呼吸专科医联体后,2016年10月,中日医院又发起成立了“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中日医院疼痛专科医联体”(以下简称“疼痛专科医联体”)。疼痛专科医联体复制了呼吸专科医联体的模式,旨在促进慢性疼痛疾病的分级诊疗、提升专科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疼痛专科医师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科发展。

除牵头单位中日医院外,疼痛专科医联体在各地联合学术与技术实力较强的医院作为协作单位,与牵头单位共同实施技术辐射和双向转诊,邀请各级基层医院作为成员单位,帮助其解决专科医疗和学科建设问题。
“疼痛医学是医学中的一个新兴学科。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疼痛只是一种症状,对于急性痛来说确实如此。但是许多慢性痛,例如神经痛、腰背痛,持续一至三个月不愈,成为慢性痛,本身就是一种病,需要加以积极治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疼痛医学开创者韩济生在疼痛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上表示。
目前疼痛专科医联体已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200多家医院,医联体内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医联体运行有哪些深层机制和关键环节,如何解决学科发展问题,通过部分医院的实践可知端倪。
 
疼痛科发展遇尴尬
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疼痛疾病已成为我国当前导致劳动力丧失和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据中日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介绍,中国遭受疼痛折磨的慢性疼痛患者高达8000万,慢性腰腿痛是中国医疗资源负担排名第三的疾病。但与此同时,我国慢性疼痛疾病诊治体系与疼痛学科建设和发展尚显滞后,难以应对日趋严峻的发病形势,亟须加强诊治体系与能力建设,创新诊治模式。
2007年,在当时全国已广泛开展疼痛门诊的基础上,经原卫生部批准,《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了“疼痛科”诊疗科目,允许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医院成立疼痛专科。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疼痛专科的诊治病种范围日渐扩大,诊治技术手段日趋成熟。
2014年全国共六家医院疼痛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日医院以樊碧发主任为首的疼痛科名列首位,北方地区仅有中日医院一家。
中日医院疼痛科是国内最早一批成立的疼痛科,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是目前国内公认治疗手段最全、培训疼痛人才最多的疼痛科。科室与国内外众多医疗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与国内各大医学中心建立了业务协作关系,对基层医疗单位进行了广泛的业务辐射和支援。近年来,疼痛科培养了大量包括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及进修医师在内的疼痛学人才,年平均约50余人次。科室还承担着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社区医师疼痛诊疗培训”任务,共培训社区医师逾6000人次。
此次,另外一家疼痛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医院——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南山医院”)以协作单位的身份加入疼痛专科医联体,为医联体增色不少。
南山医院疼痛科主任熊东林对疼痛专科医联体的成立颇感欣慰,因为在他看来,尽管疼痛科已成为一级学科,且取得了不小进步,但由于建科时间短,疼痛科学科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发展仍处在尴尬境地,而目前只有专科医联体这种形式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疼痛科的尴尬处境是什么?疼痛专科医联体又将如何发力?
熊东林分析,目前疼痛科发展地域差别很大,很不平衡。只有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少数几个医院疼痛科发展良好,大量二级以上医院仅有疼痛门诊,目前存在有疼痛科独立建制的医院仍不足40%。学科间对疼痛科的偏见也成为疼痛科发展的障碍,很多从麻醉科、骨科、肿瘤科转到疼痛科的医生受到歧视,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因此,疼痛科在技术、价格、教育、项目立项等方面都存在痛点。
熊东林认为,疼痛专科医联体可以通过业务培训、技术推广、手术演示、学习进修等手段,帮助医联体内合作医院建设或提升疼痛科水平,推进疼痛学科的科室规范化建设。
 
以患者和学科为中心
谈及加入医联体的初衷,熊东林大有话说。他向《中国医院院长》介绍,目前南山医院已和很多深圳当地和外地的医院组成了院际层面的医联体,医联体多是由政府牵线或医院领导个人牵线,目的是提升医院品牌。但这种医联体受行政干扰或领导喜好影响比较大,领导想加强哪个科室就让上级医院派哪个学科的专家下来,专家下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三个月走了,另一个学科的专家下来,两个月也走了。“综合医联体落脚在医院,旨在提升医院品牌,而不是以患者、以学科为中心。”熊东林说。
而专科医联体从人出发,以疾病规范化治疗和人才培养为抓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可以让患者得到同质化的治疗,因为基层医院可以直通北上广深的大专家。熊东林表示,以前基层医院要想见到重点专科的大专家很难,即使通过官方或行政手段也很困难,现在通过垂直医联体,以患者牵线而不是领导牵线,基层有疑难疾病可以及时得到大腕的指导。
南山医院疼痛科创建于1991年,以“影像引导下的微创微侵袭介入治疗”为科室特色,经过25年的发展,已是国内综合实力较强、临床病例数多和治疗手段丰富、学科辐射范围广的慢性疼痛诊疗和人才培养中心之一。现在每年培养疼痛专业本科生超过30名,每年招收数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已培训近700名疼痛临床医师。加入疼痛专科医联体后,这些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作为协作单位,南山医院与广东地区80多家医院疼痛专科合作,形成垂直链条的专科医联体,很受基层单位的欢迎。熊东林自豪地说:“他们抢着要牌匾,因为上面写着中日医院专科医联体合作单位的字样,挂在科室医生会更有自信,患者也会感受到背后来自中日医院的同质化服务。”
据了解,疼痛专科医联体已建立并执行疼痛医学专科医师进修制度、疼痛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疼痛学者短期访问制度,依托远程医疗平台,开展远程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与协作单位联合举办多种类别的线上或线下疼痛专科技术短期培训班,推广普及规范疼痛专科诊疗技术,促进疼痛专科医师诊疗水平的同质化。
此外,由于目前我国慢性疼痛患者基数巨大,但各类慢性疼痛疾病缺少准确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疼痛医联体成立后,可发挥国家疼痛医学临床研究与示范应用中心的技术与资源优势,推进该项工作,掌握各类慢性疼痛的发病率和对社会的危害,为疼痛学科发展争取各项资源。
举报电话:01058302828-6823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电子杂志 > 医联体维新 > 封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