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冰前行到阳光普照

时间:2017-02-20 17:19:53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作者:邢远翔
喜看基层医疗发展与管理步入快车道曾几何时,参差不齐的基层医疗服务还让人心有余悸。而今,基层医疗借2016各项卫生政策和健康中国的利好政策,快速前行。

曾几何时,参差不齐的基层医疗服务还让人心有余悸。而今,当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年手术量位居全国前三(仅次于北京安贞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拥有博士、硕士一流人才的口腔诊所在各地闪亮登场,当各种百姓欢迎的中医、民族医药和预防、康复手段唾手可及,基层医疗借2016各项卫生政策和健康中国的利好政策,快速前行。

2016年12月3日,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基层医疗管理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基层医疗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上海社会医疗服务机构协会副会长闫东方在开幕式致辞中感叹,这是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里程碑时刻,它标志着我国20余万个门诊部、诊所终于成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有了代表和反映他们诉求的中坚力量。
 
按服务绩效付费 破解激励难题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驻会副会长、基层医疗管理分会新任会长赵书贵指出,基层医疗机构是守护民众健康的重要一环。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无论是英国的全面免费医疗,还是美国的管理式医疗组织,都需要基层医疗、全科医生承担健康守门人的角色,承担首诊、转诊的责任。国外基层医疗蓬勃发展,核心是解决了激励问题。他们通过个人诊所的执业形式,以人头费和服务绩效分成的方式实现了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问题,不仅让医生获得了自由和尊严,患者获得了健康体魄,还通过吸引优秀的医学人才投身基层医疗,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基层医疗机构,无论是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还是非公立诊所,在很大程度上面临着这样一个激励难题。但我们也看到了希望,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当中,首次提出了按服务绩效付费的概念,这对基层医疗工作很重要。政策落实之后,非公立医疗机构将以其灵活的机制,可迅速将一些有志投身于基层医疗的人才吸引过来。
他表示,分会成立之后将根据社会及行业需求,围绕四个链接、两个标准,打造沟通交流、行业服务、培训提升和改革创新四大功能平台,推动五大工作任务——加强与国内外基层医疗管理学术团体的交流合作(包括承担各级政府部门的相关课题,或自主开展行业调查研究,及时向非公医协、上级有关部门反映行业现状和诉求);搭建常态化的行业信息资讯交流平台;整合行业培训资源,为行业发展对接管理、医疗业务、投融资和人力资源等信息服务,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咨询服务;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行业评选活动,梳理医院和诊所标杆,展示和分享优秀管理模式,促进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对接多点执业专家资源。通过社会评价和服务能力评审,以评促建,有效提升服务能级。
 
推进分级诊疗,做大做强基层医疗
面对医改的层层推进,基层医疗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国家有哪些鼓励政策?尤其是在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如何做大做强基层医疗,夯实基层医疗的基础?面对当前与会者关注的问题,论坛上“健康中国战略和基层医疗发展”等精彩报告做了全方位解读。
正如专家指出,过去农村卫生我们有县乡村三级网、赤脚医生、合作医疗三大“法宝”,这是我国基层卫生工作的基础,特别是农村卫生工作的基础。如今县乡村一体化、医联体、对口支援和远程医疗,把边界大大扩展了,虽还是三角架构,但其内涵和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原来把基层农村老百姓的医疗问题解决了的赤脚医生,现在要转化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最后转化为执业医师。
据悉,经过新医改,我国基层卫生的“家底”厚实了不少,但还较薄弱,和老百姓的需要差距还很大。到2015年底,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1万个(非公42.5万个,占46.1%),占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93.6%。其中乡村卫生院3.7万所,村卫生室64.1万所(有政府办的,有村委会办的,有联办的等等,基本上非公立的占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806所(非政府办的2642个,占30%),社区卫生服务站2.6万所(非政府办13433个,占52.6%)。基本上实现了每个街道有一个社区服务中心,每个乡镇有一个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一个卫生室的指标,医疗机构已经遍布城乡。另外,还有1.3万个门诊部及19.5万个诊所。进入新世纪之后,一直强调政府的基本责任,所以乡镇卫生院的工作落实得比较好,3.6万所乡镇卫生院基本上都是政府办的,非政府举办的只有几百所。
从人员数量来说,基层卫生人员总数360.3万,占33.7%;基层卫生技术人员225.8万,占28.2%。尽管有1/3的在基层,但很多都没有正规学历。可喜的是,我国村卫生室中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人员的占比,已从14.1%增长到“十二五”期末的21.6%。最近全国正在组织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相信这支队伍会一点点地完成向正规军的转化。
从服务量来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59亿人次,非公办的0.95亿人次;卫生服务站1.47亿人次,非政府办1.14亿人次,占77.6%。说明社区卫生服务站还是发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村卫生室也有18.94亿人次,门诊部0.94亿人次,诊所、医务室5.85亿人次。在43.42亿人次当中,还是占了相当比例。
从费用来看,2015年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235.2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7元,乡镇卫生院为60.1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次均门诊费用平均每年增长2.9%和4.9%。说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刹车踩得还是比较好的。而控制好门诊费用,就是对医疗控费做出了很大贡献。从住院来看,社区中心较少,而乡镇卫生院2015年的人均住院费用1487元,约占二级医院的1/4、三级医院的1/9。新农合稍高一点,但整体来说,比二级、三级要便宜很多,所以老百姓自己也会选择在哪里看病。因此,在住院上,乡镇卫生院还是有其用武之地的。
从全科医生数量来看,目前我国共有全科医生18.9万,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万,乡镇卫生院8.1万,占全部全科医生总数的81.5%,基本上分布在基层。随着整个学科的发展,体系的建立,大医院也需要全科医生,但大多数还是沉了下去。2014年我国每一万人拥有的全科医生是1.26,2015年是1.38,离万分之二三甚至万分之五的要求还有差距。从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来看,比较好的配置是万分之五,一个人管2000个居民,但是我们离这个目标还差很多。我国的全科医生缺口三五十万,还是比较多的。
再看卫生总费用,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是8.3%,与2009年水平基本持平,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未来应结合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推进资源下沉。在分级诊疗制度初见成效之后,应力争达到20%左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资源下沉和对基层卫生的重视。
基层的困难是人才不足,能力不足。分级诊疗给基层医疗机构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可以和公立医院联合发展。
 
未来基层卫生的发展思路:建设改革管理三轮驱动
与会领导与专家指出,新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从以农村为重点转变为以基层为重点,这也是新形势下新的发展趋势。目前分级诊疗在农村还是比较有序的,先到村卫生室,不行到乡镇卫生院,最后到县医院,但城市基层还是比较薄弱的。
“建设、改革、管理三轮驱动,同时发力”,是与会者对今后基层卫生工作思路的共识。首先,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的体制建设必不可少。房屋、设备、人员,是体制建设的三大要素。当务之急是消除空白点,向中西部中小城市倾斜,打造一批实力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次是支持农村、偏远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三大件,为村卫生室配备健康一体机。人员最关键的是进行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逐步覆盖所有人。此外,要强调实际能力,着重技能和效果为评价指标,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级职称比例(目前基层已明确对外语、论文、计算机等不做硬件要求),让老百姓有信任感,带动整个机构业务的发展。
    第二,要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落实多渠道补偿机制,中央、地方、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经常性和专项的补充要到位。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的核心就是以补偿为机制的人事分配激励制度的改革。所以,补偿要到位,明确钱从哪里来。其次是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赋予法人自主权,结余如可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就会提高大家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提高绩效工资封顶线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很多地方在探索签约服务费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从浙江等地的实施效果来看还是很好的。
第三,要规范管理。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遴选一批如百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的国示范单位,向全国推广。同时,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去年完成了1300所,今年达到了3700所,争取3年后达到5000所左右。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开展全国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个人比赛第一名并符合相关规定的参赛选手将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团体优秀者可争取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很多基层医疗人员感慨,“国家以前都是关注大医院,现在终于有聚光灯照到我们身上了”。
 
国外经验值得借鉴 非公医疗不应仅提供高端服务
与会代表指出,我国现在明确的是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国外的先进经验应该学习。英国国家卫生服务(HMS)从制度来讲,应该是共产主义制度。他们纯粹的公益性产品做得比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都要好。但公益性这么强的社会公共产品,他们提供的形式不一定是政府的。英国搞了那么多诊所、私人办的机构,照样也很有活力很有规范,而且也架起了HMS的基础,所以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通过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有力补充,筹资可以多元化,吸引社会资本办医,我们的社会资源扩大了,还增加了供给。另外,国外品牌和连锁的经验也值得借鉴。社会办医能不能像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一样,形成标准化、有品牌、全国连锁的统一管理,不再搞小散乱。  
会议披露,现在街边的牙科诊所都很高端,但是作为基层来说,是不是也能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比如说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今年国家的标准是45元/人,开展12类工作,量还是很大。现在基本上都是社区中心、乡镇卫生院一起来做,另外是家庭医生签约,按照签订的服务协议落实经费。七部委今年6月份发布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落实公共卫生的任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所以,非公立医疗机构不仅要搞好基本医疗,也可以搞公共卫生。
 
凝聚 引导 规范 提高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指出,基层医疗占了全国非公立医疗行业的70%左右。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和政府之间联系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国际化、市场化是协会的改革目标与核心。
当前,关键一环是认真制定专业标准。要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我们的国情和民情,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健康管理为核心。为此,我们要组织编订相关培训教材和工作指南,为广大会员单位提供服务,并广泛开展业务培训,建立一批行业标准和诊疗规范的典范,打造我国具有非公立医疗机构特色品牌的一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树立口碑。
我国正在开展机构和人物两个“双评”。机构双评,目前已建立健全了全行业的非公立医院为管理群体的社会信用等级评级管理标准,还要开展中国非公立医疗机医疗服务能力星级评定工作。上海市由市卫生计生委和行业协会联手开展,围绕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改进和以安全为核心的医疗服务质量指标体系进行评定。在这个经验基础上,协会总结形成了这一评定标准。
过去我国没有行业标准也没有国家标准,很多非公立医疗机构报名参加国外标准,少的花费200多万元,多则400多万元。陕西一家非公立医院,6年内为了医院管理标准和规范花了2000多万元。所以,我们这个行业特别需要标准,需要品牌,需要培训,需要人才。作为以关注、推进社会办医和非公立医疗机构规范管理为使命的一个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国家一级社会组织,我们要以产业链、学术链、资金链、人才链为切入点,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组建自己的基层医疗研究院和基层医疗培训学院,为形成高端医疗差异化、多元化的医疗服务提供人才支撑。要运用互联网建立全国性的医疗协作体,通过协会这一平台,为广大会员单位开展分级诊疗、远程会诊、网络培训和技术合作服务。
 
健康中国开启中国基层医疗新纪元
“2016是中国基层医疗的新纪元、新篇章,‘健康中国2030规划’已经确定了未来十几年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方针和目标,并将基层医疗放在了突出核心位置。今年国家陆续推出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放开自由执业政策,放开执业医生开设诊所,包括取消个人诊所的限制等,为基层医疗发展剔除了关键政策障碍。当前,产业界、投资界对基层医疗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可以说中国基层医疗到了产业的爆发点。”平安万家医疗董事长兼CEO范少飞感慨目前我国基层医疗的利好政策。
他认为,如果说2015年还处于医疗时代,那么2016已经进入了健康为主题的时代。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口号是“人人享有健康,一切为了健康”。《上海宣言》当中也明确提出,健康作为一项普遍权利,是日常生活的基本资源,是所有国家共享的社会目标和政治优先的策略。可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更替,从疾病转向健康,从治疗转向预防。不远的未来,进入医院不再是救死扶伤字样的Logo墙,而会出现以健康促进为核心内容的标识,那我国就真正进入了“大健康时代”。
    发展基层医疗是实现健康中国的核心。不管国际还是国内,健康已经成为时代主题,要实现这样一个时代主题的要求,核心是在基层医疗,在向每一个人提供六位一体的服务,包括诊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健康管理,是基于全人全程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一种新模式。治小病、防大病、管慢病,是未来基层医疗的重点。因此,要实现健康中国,核心在于发展基层医疗。夯实基础,构建未来新型大健康行业的基本趋势和方向,让我们携手砥砺前行。
举报电话:01058302828-6823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电子杂志 > 医院创新纪 >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