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沉默的骨骼“隐形杀手”
骨质疏松被称为“沉默的疾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却悄悄让骨头变脆、变“松”,轻微跌倒甚至咳嗽都可能引发骨折。它是全球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和65岁以上老人。
**为何会骨质疏松?**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骨代谢失衡,钙质流失加速。女性绝经后雌激素骤降,男性睾酮减少,会加速骨质流失。此外,长期缺钙、缺乏维生素D、久坐不动、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以及糖尿病、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警惕这些信号!**
腰背疼痛、身高缩短、驼背是典型表现,但多数人直到骨折(如髋部、手腕、脊柱)才确诊。骨密度检查(DXA)是诊断的“金标准”,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筛查。
**预防胜于治疗!**
从年轻时开始“存骨本”:每日摄入800-1000毫克钙(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和400-800 IU维生素D(日晒、鱼类)。坚持负重运动(快走、跳舞)、力量训练,能刺激骨骼强化。戒烟限酒、避免过度节食同样关键。
若已确诊,需遵医嘱用药(如双膦酸盐、促骨形成药物),并预防跌倒。记住:护骨是一辈子的事,早行动才能让晚年“挺直腰板”!
建议5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