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服用小贴士
阿司匹林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但需根据用途(解热镇痛或抗血小板治疗)和个体情况调整用法。以下是其服用注意事项的详细说明:
一、禁忌与慎用人群
- 过敏者禁用
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过敏者禁用。
可能引发皮疹、哮喘甚至过敏性休克。
- 出血风险高者慎用
活动性胃溃疡、消化道出血、近期脑出血、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禁用。
手术前需遵医嘱停药(通常提前57天)。
- 特殊人群限制
儿童/青少年:病毒性感染(如流感、水痘)期间禁用,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罕见但致命的肝脑损伤)。
孕妇:孕早期和晚期避免使用,可能增加胎儿畸形或产程出血风险。
哺乳期:少量药物可进入乳汁,建议咨询医生。
- 合并疾病慎用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哮喘、痛风、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需谨慎使用。
二、剂量与疗程
- 区分用途
解热镇痛:短期小剂量,症状缓解即停用。
抗血小板:长期小剂量,用于预防心梗、脑梗,需遵医嘱持续服用。
- 避免过量
过量可能导致耳鸣、头晕、酸碱失衡甚至昏迷。
三、服药方法
- 减少胃肠刺激
普通片:餐后服用,搭配温水,避免空腹。
肠溶片:建议空腹服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以使药物快速通过胃部进入肠道溶解,减少胃黏膜刺激。
- 勿随意调整剂量
抗血小板治疗需长期规律用药,突然停药可能增加血栓风险。
四、药物相互作用
- 增加出血风险
避免与抗凝药(华法林)、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激素(泼尼松)联用,需联用时需严密监测。
- 其他相互作用
与降糖药、抗痛风药、某些抗抑郁药可能相互影响,需告知医生用药史。
五、副作用监测
- 胃肠道反应
常见恶心、胃痛,长期使用可能引发溃疡。可联用胃黏膜保护剂(如奥美拉唑)。
- 出血倾向
观察牙龈出血、鼻衄、黑便(消化道出血)、皮下瘀斑等,及时就医。
- 水杨酸反应
耳鸣、听力下降、头痛可能是过量信号,需停药并就医。
六、生活习惯注意事项
- 避免饮酒
酒精加重胃黏膜损伤,增加出血风险。
- 慎用其他止痛药
如布洛芬可能减弱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需间隔至少2小时服用。
七、定期检查
长期用药者需每3-6个月检查血常规、便潜血、肝肾功能。
总结
阿司匹林需严格个体化用药,尤其是长期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用药期间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定期随访评估风险与获益。务必遵循医嘱,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