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号
产后骶髂关节疼痛:警惕致密性骨炎,科学应对“妈妈痛”

105

当前排名

587

当前票数

17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骨科

江西省 赣州市 会昌县人民医院

廖宾生 疼痛科 主治医师

产后骶髂关节疼痛:警惕致密性骨炎,科学应对“妈妈痛”

许多女性在产后会出现腰骶部疼痛,尤其在久坐、弯腰抱娃或久卧翻身时加重。这种疼痛可能与致密性骶髂骨炎(即髂骨致密性骨炎)相关。这是一种以局部骨质硬化为特征的良性病变,虽不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产后生活质量。

一、为什么产后容易发生骶髂关节疼痛?

1.骶髂关节的“脆弱性”

骶髂关节位于骨盆后侧,连接骶骨和髂骨,是躯干与下肢力量传导的枢纽也是骨盆应力集中区域,除了支撑上半身的轴向负荷,同时也有旋转负荷,也能像减震器一样保护机体。其稳定性依赖周围韧带和肌肉,但活动度极小。  

怀孕期间:  

激素变化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引起韧带松弛和骨骼结构的改变以适应分娩。  

生物力学改变:胎儿增大导致腰椎前凸,骨盆前倾,步态改变,骶髂关节承受异常应力。  

  1. 诱发因素

机械应力积累:产后哺乳、抱娃等动作持续增加骶髂关节压力轴向负荷、旋转负荷。  

局部缺血与修复反应:反复应力刺激导致骨组织微损伤,引发代偿性骨质硬化。

产后活动不足:产后休息时间过长,缺乏适当的运动会导致骶髂关节僵硬和运动受限。 

二、典型症状:如何判断是否中招?

  1. 疼痛特征

  部位:单侧或双侧骶髂关节区域,可能放射至大腿后侧。  

  性质:钝痛或酸胀感,晨起或久坐后加重,活动后稍缓解(与强直性脊柱炎的“晨僵”不同)。可随妊娠或生产次数的增加而加重。  

触发动作:弯腰、翻身、单腿站立(如穿裤子)、长时间抱娃。  

  1. 伴随表现

  局部压痛,但无红肿热痛等典型炎症表现。  

  部分患者合并盆底肌紧张或骨盆旋移。  

  1. 危险信号:需排除其他疾病!

若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提示强直性脊柱炎、感染或肿瘤:  

夜间痛醒,活动后不缓解。  

  发热、体重下降、全身乏力。  

  其他关节(如膝关节、足跟)疼痛或眼部炎症(葡萄膜炎)。

三、诊断流程:影像学检查是关键

  1. 影像学检查

X线片:骶髂关节髂骨侧三角形骨硬化区,边界清晰,无骨质破坏可一并行脊柱X线检查,查看是否有竹节样改变(强直性脊柱炎典型改变)。  

CT:更清晰显示硬化范围,排除骶髂关节侵蚀或融合。  

  MRI:若怀疑强直性脊柱炎,需观察骨髓水肿和脂肪沉积。  

  1.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通常正常。HLA-B27检测:阴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90%阳性)。  

  1. 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侵蚀、HLA-B27阳性、夜间痛

骶髂关节感染:高热、CRP显著升高、骨质破坏

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性疼痛(下肢麻木、放射痛)

四、治疗策略:缓解疼痛+恢复功能

1.急性期:减轻疼痛与炎症  

   药物: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哺乳期需遵医嘱。    

   热敷或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脉冲短波:缓解肌肉痉挛,加速组织修复。  

2.康复期:核心肌群与姿势训练  

  骨盆稳定性训练:  

  臀桥:仰卧屈膝,抬臀至肩-髋-膝成直线,保持5秒,10次/组。  

  侧卧位蚌式开合:锻炼臀中肌,改善骨盆倾斜。  

姿势矫正:  

  避免“妈妈腰”(抱娃时塌腰挺腹),使用腰凳分担负荷。  

  坐位时腰部垫枕,保持腰椎生理曲度。  

3.长期管理:预防复发  

控制体重,减少骶髂关节负荷。  

  瑜伽或普拉提增强核心肌群(需避免过度扭转动作)。  

五、关于致密性骨炎的常见疑问

  1. “骨头变硬了,会越来越严重吗?”

答案:骨质硬化是代偿性改变,并非恶性病变。随着应力减少,硬化区可能逐渐吸收,疼痛多可自行缓解。

  1. “需要补钙吗?”

答案:补钙对OCI无直接治疗作用,但产后女性普遍钙需求高,可常规补充(每日1000-1200mg)。

  1. “能彻底治好吗?”

答案:80%患者通过保守治疗症状消失,少数反复发作者需排查骨盆力学失衡问题(如长短腿、足弓异常)。

六、真实案例:一位宝妈的康复之路

本人临床所遇见,有些宝妈是第一胎后出现骶髂关节疼痛,有的是第二胎或第三胎后出现骶髂关节疼痛,有的从孕中期就开始出现,有的却在出月子时开始出现。

例:曹女士,38岁,二胎产后40天后出现双侧骶髂关节疼痛,程度可忍受,随着第三胎来临,双侧骶髂关节疼痛进一步加重,夜间时明显,严重影响睡眠。CT显示双侧髂骨硬化,HLA-B27阴性,血沉42mm/h、超敏C反应蛋白14.07mg/l,尿酸213umol/l。  

治疗方案:  

口服美洛昔康4周,疼痛缓解50%。  

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脉冲短波)每周2次,持续4周。  

家庭训练(臀桥+蚌式开合),每日2组。  

结果:2个月后疼痛基本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七、总结:科学应对,告别“产后痛”  

致密性骶髂骨炎是产后腰骶痛的常见原因,本质是骨骼对异常应力的适应性反应。通过科学诊断阶梯治疗功能锻炼,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若您出现类似症状,请及时就医,避免误诊误治,同时保持积极心态——这不是“月子病”,而是身体在适应新角色的过程中发出的调整信号。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