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号
春季中医养生有妙招

2024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药学

山东省 济宁市 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

信晓龙 药剂科 中药库管

中医历史悠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中医在治未病和治疗疑难杂症等领域绽放光彩,中医养生学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起居。春季是万物复苏、阳气升发的季节,中医认为此时应顺应自然,注重疏肝养肝、调畅气机,同时兼顾健脾祛湿、防寒防风。

以下是一些中医养生妙招,助您健康度过春季:

  • 饮食调养:疏肝健脾,少酸多甘
  1. 增甘减酸  

   春季肝气旺盛,酸味收敛易阻碍阳气生发,宜减少酸味食物(如山楂、乌梅)。  

   多吃甘味食物健脾,如大枣、山药、南瓜、小米、红薯等。

  1. 辛温发散助阳气

   适当吃辛味食物发散冬季积滞,如韭菜、葱、姜、香菜、豆芽、香椿芽,促进肝气疏泄。

  1. 护肝养血食材

   枸杞、菠菜(焯水去草酸)、猪肝、黑芝麻、玫瑰花(泡茶)等,可柔肝养血。

  1. 祛湿食疗

   春季湿气渐重,可搭配薏米、赤小豆、茯苓、芡实煮粥或煲汤,健脾利湿。

 

 

二、起居作息:夜卧早起,防风防寒

  1. 早睡早起

   23点前入睡,晨起适当活动(如散步、太极),顺应阳气升发。

 

  1. “春捂”防病  

   初春温差大,勿过早减衣,重点护好颈部、腰腹、脚踝,避免风寒入侵。

三、情志调摄:疏肝解郁,忌怒忌郁

  1. 保持心情愉悦  

   肝主情志,情绪压抑易致肝气郁结。多踏青、赏花、听音乐,或练习深呼吸、冥想。

  1. 按揉穴位疏肝

   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间凹陷处):按揉3分钟,缓解烦躁。  

   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轻拍或按揉,宽胸理气。

四、运动养生:舒展筋骨,升发阳气

  1. 柔和运动为主  

  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散步、放风筝,避免剧烈运动耗伤阳气。

  1. 拉伸肝胆经  

   晨起拉伸侧腰、大腿内侧(肝经循行部位),或练习“嘘”字诀(六字诀之一),疏肝理气。

 

五、春季养生茶饮推荐

  1. 玫瑰陈皮茶

   玫瑰花5朵 + 陈皮3克,疏肝理气,适合情绪不畅者。  

  1. 菊花枸杞茶

  菊花3克 + 枸杞10粒,清肝明目,缓解春燥。  

  1. 茯苓薏米茶  

   茯苓10克 + 炒薏米15克,健脾祛湿。

六、特别提醒

过敏体质:春季花粉多,易过敏者可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增强卫气。  

肝火旺者:若目赤、口苦,可用决明子、夏枯草泡茶,但不宜长期饮用。  

艾灸保健:艾灸足三里、关元穴,提升阳气;肝郁者可灸太冲穴。

春季同时也是鼻炎高发期,中医认为这与风邪、寒邪、湿邪侵袭及体质虚弱(如肺脾肾不足)有关。通过中医药养生疗法调整体质、增强正气,可有效预防鼻炎发作。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饮食调理:健脾益肺,扶正防邪

  1. 宜食清淡温补

   健脾祛湿:山药、茯苓、莲子、薏苡仁(煮粥或炖汤)。  

   温肺散寒:生姜、葱白、紫苏叶(可煮水代茶饮)。  

   增强免疫力:黄芪、党参、红枣(煲鸡汤或泡水)。  

   抗过敏食物:蜂蜜(温水冲服)、金针菇、胡萝卜。

  1. 忌口

   避免生冷(冰饮、寒性水果)、辛辣刺激、油腻及海鲜等易致敏食物。

 

  1. 药膳推荐

   玉屏风粥:黄芪15g、白术10g、防风6g,与粳米同煮,益气固表。  

   辛夷花鸡蛋汤:辛夷花10g(布包),与鸡蛋同煮,吃蛋喝汤,通鼻窍。  

   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5枚煮水,散寒暖脾。

 

二、穴位保健:疏通经络,宣通鼻窍

  1. 迎香穴(鼻翼两侧凹陷处)  

   方法:双手食指按压穴位,顺时针揉按3分钟,早晚各一次。  

   作用:直接缓解鼻塞、流涕。

  1. 印堂穴(两眉中点)  

   方法:拇指点按或上下推揉2分钟,缓解头痛、鼻部不适。

  1. 合谷穴(手背虎口处)  

  方法:拇指按压对侧合谷穴,力度适中,每次2分钟,疏散风邪。

 

三、中药调理:辨证施治

经典方剂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适合气虚易感、怕风多汗者,增强卫气。  

   苍耳子散(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宣通鼻窍,用于急性鼻炎初期(需医师指导,苍耳子有毒)。  

四、生活起居:避邪护阳

  1. 防外邪  

   外出戴口罩,避免接触花粉、尘螨。  

   注意颈部、后脑防风,避免直吹空调风。

  1. 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湿度(40%-60%),减少干燥刺激。  

   定期清洁床单、窗帘,减少过敏原。

  1. 鼻腔护理

   生理盐水洗鼻:每日1-2次,清除过敏原及分泌物。  

   蒸汽熏鼻:热水加薄荷或苍术,熏蒸鼻腔5分钟,缓解干燥。

五、运动养生:升发阳气

  1. 晨起拍打肺经:沿手臂内侧(肺经循行部位)轻拍,从胸至手,促进气血流通。  
  2. 八段锦/太极拳:调和气血,增强肺脾功能,推荐“两手托天理三焦”“调理脾胃须单举”。  
  3. 慢跑或快走:微汗为宜,避免过度耗气。

 

六、外治疗法

  1. 艾灸  

   大椎穴(颈后隆起骨下凹陷):温阳散寒,每周灸2-3次。  

   足三里(膝盖下3寸):健脾补气,增强免疫力。

 

  1. 中药香囊  

    配方:白芷、薄荷、辛夷花、川芎各3g,研磨装袋,随身佩戴或枕边放置,芳香辟秽。

七、体质调护要点

气虚体质:重点补气,多食黄芪、山药,避免劳累。  

阳虚体质:艾灸关元、命门穴,忌食寒凉。  

湿热体质:饮食清淡,可用荷叶、赤小豆祛湿。

注意事项

  1. 避免熬夜,保证子时(23点前)入睡,养护肝胆之气。  
  2. 情志调畅:春季肝气易郁,可饮用玫瑰花茶疏肝解郁。  
  3. 若鼻炎反复发作,建议中医辨证调理,配合针灸或中药内服。

 

通过以上方法综合调理,可提升正气,减少春季鼻炎发作频率。

相信我们通过科学的中医养生,会让我们的身体阴阳协调,脱离亚健康状态。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