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的成因及预防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问题越发严峻,以前骨质疏松的定义为: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随着人民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及对健康要求的进一步提高,骨质疏松的定义也改变成了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强度反映骨密度与骨质量。
骨质疏松的分类为: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又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 (Ⅱ型)、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今天我们主要讲述原发性骨质疏松中的老年骨质疏松。我国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64亿(约占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人口超过1.9亿(约占总人口的13.5%)造成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诱因很多,其中主要为:1.种族 2.年龄 3.女性绝经 4.脆性骨折家族史 5.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含体力活动少、阳光照射不足、吸烟、过量饮酒、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过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体重过低等
因为为了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我们应积极治疗或预防,初级预防为对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者,防止或延缓发展为骨质疏松症,避免发生第一次骨折;二级预防为已有骨质疏松症或已发生过脆性骨折者,避免发生骨折或再次骨折。做好老年人骨密度测定,及时应用抗骨质疏松类药物,及早干预,预防第一次骨质疏松骨折,这些对老年人都具有临床意义。
最后,科普一下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分类: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双重作用药物、其他机制类药物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中成药,以上种种类型都有各自的代表药物,可于医院询问临床医生后自行选择,不可盲目应用。
愿广大老年人远离骨质疏松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