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内固定术后如何正确开展康复运动
王辉昊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民运动热情也空前高涨。众所周知,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或者在参加一些对抗比较激烈的比赛过程中,身体发生损伤的在所难免,而运动员出现骨裂和骨折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如姚明的左脚第五跖骨骨裂、胫骨骨裂、舟骨应力性骨折等;科比的指骨骨折、掌骨骨折、胫骨骨裂;中国国足虎将明天的右胫骨内踝撕脱性骨折;中国男篮队长周鹏的左脚第五跖骨骨折等。有些运动名将也恰恰是因为曾出现多处骨折后恢复情况不理想,最后不得不退役。
然而,我们也发现,很多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时发生骨折后,并没有静养休息很久便复出训练和比赛,远低于人们的预期。都说“伤筋动骨100天”,难道运动员骨折后仅仅是因为身体素质比普通人高,就恢复得比普通人快?当然不是!
(1)早期康复训练的介入
现代康复学医已经将骨折术后的恢复时间和功能恢复程度大大提升。康复治疗四大黄金原则是:早期介入、综合实施、循序渐进、主动参与。这种创伤性骨折理论上在术后清醒后,就得开始让康复介入,越早康复介入对术后功能的恢复效果也越好。在骨折早期主要目标在于保持肌肉张力和减轻局部肿胀,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使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相结合
比如说,一些前臂骨折的朋友可能都遇到过这个问题,经过4-6周的石膏固定后,刚拆石膏的时候胳膊肯定是无法伸直和大角度弯曲的——也许骨头恢复的还不错,但是这么长时间的固定,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出问题了,因此骨折后完全养着不活动是非常不对的。
(2)不同骨折如何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第一步,骨折术后早期卧床休息,将患肢置于舒适位置,并保持其略高于心脏水平,可促进静脉的回流,并在肢体远端作向心性按摩以促进患肢静脉回流,加速肿胀的消退;
第二步,应该在手术后尽早开始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即在关节不动的前提下,肌肉做有节奏的收缩和放松,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绷劲和松劲,通过肌肉的等长收缩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每日5~10次,每次3分钟左右,以不使患者感到劳累为原则,为下一步的康复做好准备。通常来讲,手术后患者的肌肉收缩锻炼需要贯穿整个功能训练的始终;
第三步,应该在手术后一周左右,根据骨折部位以及固定方式,开始关节功能锻炼,这个锻炼有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需要很大的毅力,而且需要严格遵照医嘱进行,这是因为过度锻炼有可能造成关节周围的一种严重手术并发症:异位骨化,这样反而会出现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上肢骨折:开始活动受伤部位的周围。比如手腕受伤的话,“手腕关节附近的”、“桡骨”和“尺骨”骨折比较多,如果这些部位受损,指尖和上臂的骨头、肌肉没有问题的话,受伤后几天的康复训练就从移动“手指”、“肘部”、“肩膀”开始训练,如握拳、松拳交替进行。
看上去感觉似乎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如果不做训练的话,在骨头接合后,开始正式的康复训练时,与受伤部位连接的肌肉力量和活动区域会容易下降,引起并发症。此外,联动的部位也是需要调整的,这样就会导致康复的时间变长。
下肢骨折:一些刚刚做完手术的骨折患者,早期不能下地,为预防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同时上肢外展,以扩胸增进体力和心肺功能。依次可做“脚趾抓”、踝关节及趾间关节屈伸活动、以小腿肌肉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训练,根据医生的建议循序渐进。这些动作一方面可以锻炼到小腿部分的肌肉,另一方面也不会因为动作幅度过大对骨折部位带来负担。
对下肢骨折而言,术后骨位对正的情况下,适当地受力对促进骨痂的形成有着积极作用。现在以小腿胫腓骨骨折为例,座位的负重甚至小部分体重的负重在术后是很不错的负重训练。除了负重,小腿的肌肉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有效减缓肌肉萎缩,为之后的康复过程打下基础。等到骨折的患者恢复良好,医生还会让其加重康复训练,让负重和肌肉一起动起来。
(3)康复训练应合理适度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部位!
在骨头折断处接合后,正式开始康复训练时,有很多患者虽然已经做了急性期的康复训练,但是对肌肉力量下降还是会感到吃惊。请不要着急,这时您可以请医生、康复医师指导并协助您继续进行康复训练。
这个时期是以“受伤部位的肌肉锻炼”和“日常生活中的动作等练习”为中心的训练,可以像做游戏一样,慢慢地增加康复训练的项目,一点一点地落实训练内容,这样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康复治疗。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根据自己的判断改变康复计划”。
有不少运动中受伤的学生、想要尽快复职复工的患者,由于训练超过负荷致使再次骨折。特别是下半身的康复训练,在确认骨的结合程度后,再一点一点地施加自身的重量,对骨施加适当的刺激,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所以“负重限制”很重要。
(4)骨折内固定术后再次运动时的心理建设?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正常的骨折,是神经将痛感和无力感传递给脑部的,脑部好像个记忆器,就记下了,于是调动身体其他神经,刺激应激状态。当伤好了后,身体机能是好了,但神经元的康复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就是骨折刚好,总有点不对劲的感觉的原因!而脑部依然保留着骨折的记忆信息,尽管医生反复对你说,你已经好了,但你的脑部,要重新尝试对康复后的脚的控制和评估,所以,骨折后的人,可能很长时间都有阴影,那就是你脑部残留的信息做怪了!
也不用过度担心,根据拍片检查骨折的恢复情况,给自己鼓励,增加信心,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不久后就可以运动如常了。
(5)以下误区,你中招了吗?
- 骨折手术成功了,代表治愈了,只需要养着就好,等片子上骨折愈合就会恢复如初!×
- 术后康复不就是多休息吗?伤筋动骨100天,活动会增加疼痛,影响伤口,骨头长得慢!×
- 医生说我的手术很成功,我感觉也不错,干脆就一步到位,越早负重越好,活动越多越好!×
- 等医生给我烤红外线、理疗、按摩、针灸就是康复了,不需要自己配合!×
(6)总结
一次成功的骨折内固定手术,对整个骨折的治疗而言只完成了一半,是否能够完全治愈,还要依靠手术后的康复功能训练。
在骨折愈合的骨痂形成期及塑型期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良好的功能锻炼,会导致损伤处的关节处于强直状态,无法进行屈伸活动,丧失了关节功能,那么患者丧失一定的行动能力,劳动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
所以,看了这么多,你get到了吗?为了使骨折早日愈合,恢复良好的功能,患者朋友们一定要正确认识“伤筋动骨100天”这句话。最重要就是按照医生的术后康复治疗计划,进行合理的康复和功能练习,才能在骨折恢复后不留病根,最大限度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