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配角,大作用
作者:傅君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压氧科
今年春节档最火的电影无疑是《哪吒2》啦!当海夜叉被申公豹抓住时,那句“我是配角、小配角”的求饶词,逗得影院里的观众们哈哈大笑;然而,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么一个出场时间很短暂的小配角,最后帮助李靖夫妇绝境逃生,扭转了剧情走向!
图1 来自网络
这种小配角发挥大作用的故事情节深深触动了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高压氧也常常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神奇的高压氧
什么是高压氧?普通老百姓多数没听说过。作为高压氧治疗的核心设备,高压氧舱看起来是神秘的、充满科技感的庞然大物。实际上它拥有各种各样的外观,有小到仅容一人治疗的婴儿舱、单人舱;有大到容纳数十人同时治疗的多人舱,外观上看起来像潜水艇,舱内配备舒适的座椅或病床。关闭舱门后,需要将舱内气压升高到一定压力。随着压力的逐渐升高,患者会感觉耳膜微微受压,可以通过捏鼻子鼓气、吞咽、打哈欠等动作来缓解不适。
图2 作者提供
高压氧治疗是指将患者置于高于1个大气压(1 ATA = 101.325 kPa) 的环境中,吸入100%的氧气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氧气主要与血红蛋白结合运输。然而,在高压氧治疗中,大量的氧以物理溶解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可以迅速改善组织缺氧的状态。因为这种特殊的治疗机制,既往高压氧通常用于治疗缺氧障碍,如一氧化碳中毒、减压病、脑栓塞和气性坏疽等。
近年来,高压氧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辅助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其他疾病中,比如本文的主角——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膀胱损伤!
宫颈癌放射治疗:一把“双刃剑”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于第二位,位于乳腺癌之后。作为宫颈癌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放疗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但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放疗并发症也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困扰和痛苦——放射性膀胱损伤。
放射性膀胱损伤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放射线对膀胱组织造成了损伤。膀胱黏膜出现溃烂、出血。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不同程度膀胱出血。严重时,会出现顽固性难以控制的出血以至于需要输血或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折磨。
放疗后潜藏危机,这些信号需警惕!
- 无痛性血尿:这是放射性膀胱损伤最典型的症状之一。轻者可能只是在尿液中有少量血丝,严重时则会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血尿,尿液呈鲜红色或伴有血凝块。
- 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 排尿困难:当膀胱内出血较多,形成的血凝块堵塞尿道时,就会导致排尿困难。
- 其他症状:长期血尿会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如果合并感染,还会出现发热、寒战、下腹部疼痛等症状。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在宫颈癌放疗后出现了上述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需要警惕放射性膀胱损伤可能,及时就医!
图3 作者提供
常规治疗手段:效果与局限并存
面对放射性膀胱损伤这一棘手的病症,临床上已经有了一些常规的治疗手段。治疗通常涉及多方面的方法,包括止血药物口服或静脉输液、有指征时输血、经尿道置管伴膀胱冲洗等。 在严重血尿的情况下,可采用膀胱镜灼烧或膀胱内滴注药物来控制出血。这些方法虽然短期有效,但复发率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膀胱坏死、瘘管、纤维化等。如果最初的干预证明无效,可能会寻求外科手术治疗,如髂动脉栓塞或结扎、膀胱切除术等。
图4 来自网络
那么,有没有一种有效、温和、安全、无创的治疗方法呢?高压氧以其独特的治疗原理和显著的优势,隆重登场了!
高压氧的作用机制通过提高血液和组织的氧分压,从而改善辐射损伤组织的缺氧状况。 高压氧能使有氧代谢增强,组织水肿减少,成纤维细胞增殖,白细胞活性增强,这些功能综合作用进一步促进损伤部位肉芽组织的形成,加速膀胱黏膜的修复和溃疡愈合,最终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高压氧治疗具有患者接受率高、安全性好、不适感小、疗效精准、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高压氧已被证明可有效改善各种辐射相关的组织损伤,并且有可靠证据支持其治疗放射性膀胱损伤的有效性。
真实案例,见证奇迹
徐女士今年51岁,8年前因宫颈癌接受了放射性治疗。她已经出现血尿2月余,并且多次在当地县医院、市医院住院治疗,考虑放射性膀胱损伤。但采取了多种措施治疗后,血尿仍不见好转。徐女士只好离开小县城到大城市三甲医院求治。在省级三甲医院,徐女士首次接受了高压氧治疗。仅仅 16次高压氧治疗后,徐女士出血情况逐渐好转,尿色明显变淡。徐女士打听到家乡城市有个别医院开展了高压氧治疗,出于经济原因考虑,遂转回当地医院继续高压氧治疗,在后续随访中,徐女士高兴表示血尿已经消失,未再出现。
徐女士的故事是高压氧治疗放射性膀胱损伤的一个成功个案,还有许多和徐女士一样的其他盆腔肿瘤(如前列腺癌、膀胱癌等)放疗后患者也从高压氧治疗中获益。这些真实的案例,就像一束束光,照亮了放射性膀胱损伤患者们黑暗的世界,也再一次验证了高压氧这个小配角在宫颈癌等盆腔肿瘤的治疗中,也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能够发光发热,为患者的抗癌之路贡献一份力。
图5 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 Yang TK,Wang YJ,Li HJ,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for Radiation-Induced Hemorrhagic Cyst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Clin Med,1970,16:.
- 王伟平,张福泉,袁双虎.放射性膀胱损伤的预防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3(4):187-193.
- 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0,6(03):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