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号
反复发作的脚后跟疼痛---huglund病

814

当前排名

1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骨科

河南省 濮阳市 濮阳油田油田总医院

刘涛 关节与运动医学科 副主任

Haglund——反复发作的跟后疼痛

生活中,经常有些中老年人,老是感觉脚后跟疼痛,活动后加重,有的人甚至感到足跟处膨大,摸着有个疙瘩。到门诊就诊,一拍片发现跟骨处有增生,有时候拍核磁共振更清楚了,局部肿胀。这就是Haglund病。

 什么是Haglund病?Haglund病是足跟后上方跟腱止点处的无菌性炎症、骨性增生肥大以及皮下或跟腱下滑囊炎是一组临床征候群。该病变于1928年由Patrick Haglund首先描述,故将止点性跟腱炎、跟骨后上突增生(Haglund畸形)与跟腱滑囊炎统称为Haglund综合征。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病理基础为跟骨后上方异常骨突起与跟腱之间滑囊反复摩擦、撞击,导致出现无菌性炎症。可能与足外翻、马蹄足、穿过小过紧的鞋子、跟骨外伤或职业运动员受伤有关。肌肉的过度机械负荷,例如跑步增加,会导致肌腱病、后跟疼痛。肥胖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会导致跟腱病。

临床表现跟骨后上结节的异常突出与跟腱发生撞击,从而导致了局部慢性无菌性炎症。早期表现为行走足部着地时疼痛,局部可能无明显的压痛不适中晚期可表现为疼痛明显,不敢提跟,局部有肤色暗红、肿胀、压痛,严重者有跛行,极个别患者可在活动时发生跟腱的断裂。

要做哪些检查?x线片或者MRI。

X线的特点:跟骨后上缘骨突;没有特定的X线标准以说明该突起肥大的原因;跟骨后角已被描述,但与疼痛的相关性不大;跟腿前滑囊区软组织充盈;跟腱软组织影增厚

核磁共振:跟骨后上缘骨突;骨髓水肿很明显,从畸形处放射分布;伴跟腱前或跟腱后滑囊炎;Kager(跟腱前)脂肪垫水肿;跟腱周围炎;跟腱附着病;增厚肌腱内条纹状增高信号强度

 

是x片,外观可见膨大增生。

 

是MRI,局部骨髓水肿。

Haglund病对生活行走影响非常大,那么怎么预防呢?

避免足跟和跟腱的反复劳损、撞击、过度使用和过度负荷是预防 Haglund 的关键。易患人群和患者在生活工作中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年轻女性:避免长期穿高跟鞋、硬帮鞋。

运动员或体育爱好者:运动前充分热身,做好肌肉的拉伸。运动或训练时选择平整的场地、穿合适的鞋、佩戴必要的护具;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加重身体负担。

肥胖人群:控制体重。

足部力线异常的人群:及时就医,咨询骨科或足踝外科专业人员,重新评估鞋和鞋垫。借助合适的鞋子和鞋垫调整足的力线。

糖尿病、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的患者积极控制原发病。

Haglund病怎么治疗呢?

首先是保守治疗。

1.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助于减轻疼痛和炎症。局部用药也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2.减少负荷:减少日常活动量可以降低跟骨后滑囊的刺激,有助于减轻炎症,缓解症状。肥胖患者需要减重

3.冷敷:冷敷可以减少局部血运循环,减轻急性期组织肿胀。

4.固定:石膏或肢具固定踝关节,可以减轻症状。

5.伸展运动:有助于缓解跟腱的紧张,尤其适用于跟腱张力高的患者。

6.换鞋和定制鞋垫:穿无帮或帮部柔软的鞋子可以避免或减少后跟部的刺激。高足弓的患者鞋内放置鞋垫有助于减少行走时的刺激(当脚跟抬高时,使跟骨后滑囊远离跟腱,从而减少摩擦和刺激)。

7.冲击波治疗:冲击波治疗可以缓解局部症状,该方法有效、简单、无创,8.局部封闭:比较有争议,注射可的松可以减轻滑囊或肌腱的炎症,但会增加跟腱断裂的风险。使用超声引导注射可能会减少此类治疗的缺点。

其次,对于严格保守治疗 6 个月以上无效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开放 Haglund 骨突切除术、跟骨截骨术和关节镜下 Haglund 骨突切除术。

                                      关节与运动医学科  刘涛供稿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