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0号
通病治疗的五大原则

5894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云南省 昆明市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洪玲 疼痛科 主治医师

疼痛治疗的五大原则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及情感体 验,包括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传统观念认为“忍痛是美德”,其实这是不 正确的,是愚昧无知的体现,在现阶段各大医院门诊中,患者主诉疼痛大 约占到了 10%,它作为第 5 生命体征,与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同样重 要,且随着医学水平不断进步,疼痛治疗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疼痛治疗学。由于导致疼痛的原因复杂, 临床症状表现也各人各异,在现阶段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灵活性,很难进 行统一的治疗标准界定,因此,制定一个宏观的、能够被大多数人所认同 的原则,以更好的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医疗质量。

 

 

一、先诊断、后治疗的原则。首先,临床工作者需要重视诊断工作,并进行准确的诊断鉴别。大多数患者就诊时主诉疼痛,却无法明确指出哪里疼痛,或是最近发生什么异 常情况导致疼痛,因此很难第一时间做出准确判断,甚至会由于疼痛而掩盖了原发疾病,导致漏诊、误诊等情况发生,延误病情。因此,临床工作者一定要严格遵循“先诊断、后治疗”的原则,不能一味的止痛,忽视了致痛原因,否则轻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经济负担,重者会导致患者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致残或致死。其次,在进行诊断性或症状性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明确目的,因为大多 数时候,疼痛无法一次性诊断出病因,但患者又往往疼痛难忍,需要先进行止痛,这时便需要临床工作者站在患者的角度,痛患者之所痛,先进行对症止痛,帮助患者暂时缓解或控制疼痛,切不可一味的告知患者:由于尚未明确病因,所以不能采取治疗措施等相关言论。除此之外,临床工作者还需明确,这是一种暂时性治疗,也可以说是症状性治疗,不是最终目的,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诊断和确诊,并且需要将这一思想传达给患者,切不可给患者一种错误认知,认为只要止痛了就不需要再治疗了。最后,在进行复诊时要将诊断结果进行再次复核,主要是将首诊的各 项检查结果与治疗效果相结合,判断首诊的诊断结果是否正确并对错误进 行纠正或进一步检查,如果复诊三次仍旧无法明确诊断或是经过阶段性治 疗没有显著效果,则可以进行会诊。 

二、合理用药,综合治疗的原则。合理用药指的就是“用药正确、剂量正确、治疗期限合理、保证疗效”, 并能同时减小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现阶段在临床治疗疼痛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药物治疗,因此,合理用药,确保用药的规范性与安全性是关键。以癌痛患者为例,在给予止痛药治疗时,要按照 WHO 三阶梯原则,以口服为主,按时给药并按阶梯给药,确保个性化给药,同时,要坚持按疗程 服用,不要同一种药物重叠使用或频繁更换药物。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时尤其要注意不能重叠使用,不但不会加强药效,还会明显加大用 药后的不良反应。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时要准确掌握其适应症与 禁忌症,明确用药用量。如果需要多种止痛药物联合给药,一定要注意配伍禁忌,尤其是在硬膜下或关节腔内注射给药时,千万不可随意进行配药。而在进行最终疗效判定的时候,不能仅以短期疗效为依据,要应用远期眼 光进行后效评价。除了合理用药之外,临床工作者还要坚持综合治疗原则。首先,疼痛有时候并不是单一原因导致,常存在或夹杂多种病因与心理问题,需要将各种病因进行结合并找到特点,身心兼顾才能更好的提升止痛效果;其次, 虽然疼痛治疗主要采取神经阻滞的方式,但在部分情况下,与其他治疗方 法相结合才能起到更好的止痛效果;最后,实践告诉我们,很多疼痛性疾 病无法仅靠单一治疗方法实现治愈效果,需要采取跨学科、中西结合等多元化手段,才能切实提高临床疗效。 

三、先简后繁,先无创、后有创的原则首先,最优的疼痛治疗方案就是临床工作者最熟悉的、最安全的、最有效的方案,不能一味的参照前人案例,盲目跟随,也不可能一味仅考虑自己的熟练程度,忽视对患者的影响。其次,在进行实际治疗时,要循序 渐进,先简单后复杂,能采用无创治疗便不考虑有创治疗,例如,要先选择口服药物方式或是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再选择介入、注射疗法等;在应用神经阻滞疗法时,要根据患者的病变情况选择阻滞位置,先末梢后中枢,先可逆后不可逆。 

四、节省医疗资源,诚轻医疗负担的原则首先,在进行药物及治疗方案选择的时候,临床工作者除了需要考虑疗效及安全性之外,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状况,尽可能用最小的花费实现最佳的疗效;其次,要以患者为第一考量,以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为第二考量,确保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取最高的医疗质量;最后,要将医院各级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像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慢性疼痛性疾病可以开展家庭病床。 

五、保护患者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原则首先,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尤其是对于治疗风险较大、后遗症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高的情况,在治疗前一定要向患者 及家属明确告知,在其认可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必要时可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由科室领导签字;其次,在进行疼痛治疗时要确保不会损伤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维持患者治疗后的尊严与扔个不受损害,非必要不采取会损坏患者仪容、组织的治疗方案;最后,在开展研究性治疗之前应进行周密准备工作,并经过科室和院内领导审核通过,方可实施。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