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小心——抗生素的使用指南
从程程 李珂 毕文婷
抗生素作为常用的医疗药物,在经医师诊断患者存在感染后,通常会开具抗生素类药物。然而,服用抗生素真的有那么简单吗?据相关调查,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处方中,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52.9%,令人担忧的是,60.2%的服药人群并不清楚如何正确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存在不安全风险。通常,人们可能认为只要吃了药,疾病就会好转,但实际上,药物的使用方法、时间和剂量的不准确,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使得疗效下降,严重时还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威胁生命健康。因此,用药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类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它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的繁殖。当我们肌肤、黏膜受损或者抵抗力降低时,便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造成菌群失调,引起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此时,就需要借助抗生素来抵抗细菌,重建身体的平衡状态。简单来说我们把人体生病比作是细菌和自身免疫力的一场战役,那抗生素就好比是“援军”,当人体自身免疫力“军队”抵抗不了致病菌的侵略的时候,抗生素“援军军团”就要增援了,与自身免疫力共同抵御致病菌,但是抗生素并不是万能的,是药三分毒,只有用好、用对抗生素,才能更好地保护自我健康。
使用抗生素过程中的重点事项:
重点1.抗生素≠消炎药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而消炎药是减轻炎症反应的药物,例如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我们要区别开,并且有很多炎症并非细菌感染所致,比如:类风湿关节炎、过敏性鼻炎等,因此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所以,在服药前请务必听从医生的建议,以便对症治疗。
重点2.抗生素≠感冒药
我们常用的抗生素,主要致力于治疗细菌感染,是无法对抗病毒的。事实上,大约90%的感冒是由病毒导致的,这时候抗生素基本不起作用。如果确实有细菌感染,那就需要进行检查并选用适合的抗生素了。那么,如何识别抗生素呢?通常,在药盒侧面会清晰地标注适应症为细菌感染,使用药品时请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
重点3.服用头孢抗生素不能饮酒
若正在服用头孢抗生素期间,请避免饮酒。原因在于头孢抗生素中含有的甲硫四氮唑基团与酒精会产生相互作用,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症状包括面部潮红、头晕、恶心、视物模糊、心悸,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休克乃至死亡。此反应通常在饮酒后15-30分钟内出现,症状类似于醉酒,请务必加以区分。
重点4.长期使用抗生素不会一直有效
首次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消灭细菌,然而部分抵抗力较强的细菌能够侥幸存活,剩余的则是较为强壮的细菌。并且在与抗生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菌体会自然选择进化出耐药性。因此,下次再使用同种抗生素时,这些细菌会具备抗药性,常规剂量的抗生素无法有效杀菌,进而产生无效的结果。
如何正确服药?
1.忘记服药怎么办?
漏服时间在两次服药间隔的1/2以内,发现漏服要及时补上;如果漏服时间已经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不必再服,按常规服药即可,切不可在下次服药时加倍剂量服用,以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2.怎样正确服药?
正确用法:用温开水送服药物,药物可以在水中溶解被人体吸收;
错误用法:(1)用茶水送服药物,茶叶中的鞣酸可能会与药物中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阻碍药物吸收;(2)用牛奶送服药物,牛奶中的金属离子可能与药物结合,形成螯合物,影响药物吸收,降低抗菌效果;(3)用碳酸饮料送服,因为碳酸饮料是酸性的,可能会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改变药物的结构,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效果。为了保证药物效果和安全性,建议在服药后至少等待1-2h后再服用其他饮品。
3.服药的时间
(1)一日三次:指的是每8h一次;一日两次:指的是每12h一次;一日一次:指的是每24h一次;服药间隔是根据时间来划分的,而不是根据饭前饭后来划分服药次数,只有按照时间正确服药,保证药物在体内有足够的血药浓度,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
(2)饭前服用:指的是饭前30-60分钟服用;随饭服用:指的是吃第一口饭的时候或餐后立即服用;饭后服用:指的是饭后15-30分钟服用;睡前服用:指的是睡前30分钟服用;只有按照药物要求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才能避免药物对胃肠的损伤或者消除食物对药物的吸收产生的影响,保护机体健康。
抗生素是治疗疾病的常用药物,正确服用可帮助机体治疗疾病,错误服用不仅无法有效治疗疾病,还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一定——“药”小心,正确使用抗生素,保障健康,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