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4号
胆囊与胆管结石科普

5852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药学

四川省 宜宾市 宜宾市第五人民医院

李艳芳 心血管 主任

胆囊与胆管结石科普:成因、症状与防治指南

 

一、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的概述

 

  1. 定义与位置差异

 

  ◦ 胆囊结石:形成于胆囊内,多因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析出结晶,逐渐积聚成石。胆囊储存胆汁,结石可长期无症状或引发炎症。

 

  ◦ 胆管结石:位于胆总管或肝内胆管,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结石多由胆囊结石掉入胆管引起,可能阻塞胆汁流动,导致感染或胰腺炎。

 

  1. 流行病学特点

 

  ◦ 胆囊结石发病率约10%~20%,女性、肥胖者、40岁以上人群高发。

 

  ◦ 胆管结石占胆石症病例的5%~29%,国内以继发性为主。

 

二、成因与高危因素

 

  1. 胆囊结石成因

 

  ◦ 代谢异常:胆固醇过饱和(高脂饮食、肥胖)、胆盐分泌不足。

 

  ◦ 胆囊功能异常:胆囊收缩力减弱(长期禁食、糖尿病)、胆汁淤积。

 

  ◦ 遗传与年龄:家族史、年龄增长增加风险。

 

  1. 胆管结石成因

 

  ◦ 继发性:胆囊结石经胆囊管进入胆管(占80%以上)。

 

  ◦ 原发性:胆管感染、寄生虫(如蛔虫)、胆管狭窄导致胆汁淤滞。

 

三、典型症状与并发症

 

  1. 胆囊结石症状

 

  ◦ 无症状型:约50%患者无明显症状,体检发现。

 

  ◦ 有症状型:

 

    ▪ 胆绞痛:右上腹或中上腹阵发性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进食油腻后加重。

 

    ▪ 炎症表现:发热、恶心、呕吐,墨菲氏征(胆囊触痛)阳性。

 

  1. 胆管结石症状

 

  ◦ 典型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Charcot征)。

 

  ◦ 严重并发症:

 

    ▪ 胆管炎:化脓性感染,可致感染性休克。

 

    ▪ 胰腺炎:结石阻塞胰管开口,引发急性胰腺炎。

 

四、诊断方法

 

  1. 影像学检查

 

  ◦ 超声:首选方法,可发现胆囊结石(强回声伴声影)及胆囊壁增厚。

 

  ◦ 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清晰显示胆管结石位置及胆道梗阻情况。

 

  ◦ CT/ERCP:用于复杂病例,ERCP兼具诊断与治疗功能(内镜取石)。

 

  1.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指标:白细胞升高(感染)、胆红素增高(黄疸)、转氨酶异常(胆管梗阻)。

 

五、治疗策略

 

  1. 胆囊结石治疗

 

  ◦ 无症状者:观察随访,每6-12个月复查超声。

 

  ◦ 有症状或并发症:

 

    ▪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微创手术(金标准),创伤小、恢复快。

 

    ▪ 药物溶石:熊去氧胆酸(仅适用于胆固醇结石,复发率高)。

 

  1. 胆管结石治疗

 

  ◦ 内镜取石(ERCP):经十二指肠乳头取出结石,适用于胆总管结石。

 

  ◦ 手术取石:开腹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必要时联合肝部分切除。

 

  ◦ 溶石与排石:胆管结石较小者可尝试药物(如胆酸制剂),但需警惕胰腺炎风险。

 

六、预防与日常管理

 

  1. 饮食调整

 

  ◦ 低脂高纤维: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

 

  ◦ 规律进餐:避免空腹过久,减少胆汁淤积。

 

  1. 体重与运动

 

  ◦ 控制BMI:肥胖者减重需循序渐进,避免快速减重诱发结石。

 

  ◦ 适度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促进胆汁代谢。

 

  1. 高危人群管理

 

  ◦ 定期筛查:40岁以上、肥胖、糖尿病者建议每年超声检查。

 

  ◦ 遗传咨询:家族史患者需加强监测。

 

七、并发症与急救

 

  1. 急性胆囊炎

 

  ◦ 表现:持续右上腹痛、高热、腹肌紧张,需急诊手术。

 

  1. 胆源性胰腺炎

 

  ◦ 急救:禁食、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必要时内镜或手术解除梗阻。

 

总结

 

胆囊与胆管结石的形成与代谢、饮食及解剖因素密切相关。无症状者需定期监测,有症状者应尽早干预以避免严重并发症。预防核心在于健康饮食、控制体重及规律生活方式。若出现胆绞痛、黄疸或发热,需立即就医,通过影像学评估后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