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号
动物致伤的规范诊疗及处置——守护健康从正确急救开始!

1724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河南省 郑州市 郑州人民医院

郭士业 急诊外科 主治医师

 

动物致伤的规范诊疗及处置——守护健康从正确急救开始

郑州人民医院急外科  郭士业

 

作为郑州人民医院急外科的医生,我每天都会接诊因动物致伤的患者,其中儿童占比高达40%。动物致伤不仅是皮肤损伤,更可能传播狂犬病、破伤风等致命疾病。根据国家卫健委2023年最新发布的《动物致伤诊疗规范》,我将为您系统讲解科学处置方法,帮助您掌握关键时刻的救命技能。

一、常见致伤动物分类及风险等级

高风险动物:

犬类(尤其流浪犬、未接种疫苗家犬)

猫类(家猫抓伤感染率达15%)

野生动物(蝙蝠、狐狸、浣熊)

注意:看似健康的动物也可能携带病毒,我国每年仍有狂犬病死亡病例报告

中风险动物:

仓鼠、兔子等啮齿类

禽类(鸡、鸭啄伤)

动物园管理动物

低风险动物:

鱼类刺伤

无脊椎动物(水母、海星)

二、规范化急救处置五步法(2023版指南核心内容)

第一步:即刻伤口处理(黄金15分钟)

流动水冲洗:

使用20%肥皂水(或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

深部伤口需用注射器深入冲洗

冲洗方向与咬伤方向呈45°角

专业消毒:

首选聚维酮碘(禁用红药水、紫药水)

黏膜损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止血方法:

表浅伤口:按压止血(至少10分钟)

动脉出血:近心端使用止血带,记录使用时间

第二步:暴露分级与处置(WHO最新标准)

暴露等级&nbsp伤口特征&nbsp处置措施

I级&nbsp完整皮肤接触动物分泌物&nbsp清洗暴露部位,无需特殊处理

II级&nbsp无出血的皮肤破损&nbsp立即接种狂犬疫苗+彻底清创

III级&nbsp穿透性伤口/黏膜暴露&nbsp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预防

第三步:疫苗接种规范

狂犬疫苗:

"2-1-1"法(第0天双针,第7、21天各1针)

5针法 (第03、7、14、28天各1针)

孕妇、婴幼儿均需全程接种

最新研究表明:延迟接种仍有效,但越早越好

破伤风预防:

全程免疫者:伤口清洁无需加强,污染伤口需加强1针

未免疫者:立即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

第四步:特殊伤口处理

穿刺伤:

禁止挤压排毒(易促进病毒扩散)

保持开放引流,48小时内不缝合

面部损伤:

精细美容缝合需在免疫球蛋白浸润后实施

使用可吸收缝线减少瘢痕

第五步:后续观察要点

伤口监测:

每日检查红肿、渗液情况

体温超过38.5℃立即复诊

动物观察:

家养动物隔离观察10日

死亡动物送疾控中心检测

三、破除常见认知误区

误区1:"小伤口不用处理"

真相:0.1mm的伤口即可传播狂犬病毒,及时处置可降低90%感染风险

误区2:"24小时后接种无效"

更新:只要在发病前完成全程接种均有效,但每延迟1天风险增加3倍

误区3:"出血就要缝合"

原则:III级暴露伤口应延迟缝合,需放置引流条预防厌氧菌感染

四、儿童防护特别提示

行为预防:

教育孩子"三不原则":不直视、不奔跑、不挑衅

与宠物保持安全距离(≥50cm)

免疫规划:

建议养宠家庭提前接种暴露前疫苗(0、7、21天方案)

定期检测宠物抗体水平(每年1次)

急救培训:

教会大龄儿童自主冲洗伤口

随身携带急救卡(血型、过敏史、紧急联系人)

五、特殊情况处理方案

群发性伤害:

多人被同一动物攻击时,优先处理儿童和面部伤者

立即联系疾控中心启动应急预案

异地暴露:

首诊医院需提供规范的病历文书(含疫苗批号)

电子接种记录全国联网可查

过敏体质:

人二倍体疫苗替代鸡胚疫苗

分级脱敏注射法保障接种安全

六、最新诊疗进展

快速检测技术:

唾液抗原检测(15分钟出结果)

皮肤活检荧光抗体法

免疫增强方案:

干扰素局部浸润注射

免疫调节剂联合应用

智能监测系统:

电子伤口评估仪(实时监测感染指标)

疫苗接种提醒APP(政府官方平台)

温馨提示:我院急诊科24小时提供专业处置服务,设有儿童专用处置室和心理疏导团队。任何动物致伤请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

通过规范处置,动物致伤感染率可从32%降至0.5%。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掌握这些急救知识,为孩子的健康筑起安全防线。让我们用科学防护,享受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时光。

 

 

郑州人民医院急外科   郭士业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