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82号
痛经的科学解读与应对策略

5778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妇科

云南省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弥勒康益康复医院

孟飞成 中西医结合科 主治医师

科普文章(二)

 

痛经的科学解读与应对策略

 

一、痛经的定义与分类

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的下腹部疼痛、坠胀,常伴随腰酸、乏力、恶心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影响正常生活。根据病因不同,痛经分为两类:

  1. 原发性痛经(占90%以上):无器质性病变,多与子宫过度收缩、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常见于青春期女性。
  2. 继发性痛经:由盆腔疾病引发,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等,需针对性治疗。

 二、痛经的常见原因

  1. 原发性痛经的诱因  

   前列腺素水平异常:导致子宫痉挛性收缩和缺血。

   体质与遗传:疼痛敏感度、家族史可能增加风险。

生活习惯:饮食生冷、高脂饮食、咖啡因过量可能加重症状。

  1. 继发性痛经的疾病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引发炎症和疼痛。

   子宫腺肌病: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导致周期性出血和痉挛。

   盆腔炎症或子宫肌瘤:压迫或炎症反应引发疼痛。

 三、科学缓解痛经的方法

  1. 生活与饮食调理

   温热饮食:红糖姜茶、热汤可温经散寒;避免生冷、辛辣食物。

   补充营养素:维生素B1(全谷物)、镁(坚果、深色蔬菜)、omega-3脂肪酸(深海鱼)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规律作息:保证7小时睡眠,避免熬夜。

  1. 物理与中医疗法

   热敷:用热水袋敷腹部或腰部,促进血液循环。

   穴位按摩:按揉三阴交(内踝上四指)、关元穴(脐下三寸)可调和气血;按压太冲穴(足背)缓解烦躁。

   艾灸与中药:艾灸神阙、关元穴温经散寒;中药如益母草颗粒、温经汤需辨证使用。

  1. 药物与医疗干预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经前1-2天服用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短效避孕药: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继发性痛经。

   手术治疗:针对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肌瘤患者。

  1. 运动与心理调节

   适度运动:经期瑜伽(猫牛式、婴儿式)、散步可缓解痉挛。

 情绪管理:冥想、深呼吸减轻焦虑,避免压力加剧疼痛。

四、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1. 误区澄清

   忍痛即可”:严重痛经可能是疾病信号,需及时就医。

  “红糖水万能”:仅对虚寒体质有效,湿热体质可能加重症状。

   “止痛药有害”:短期按医嘱使用安全,且提前服用效果更佳。

  1. 何时需就医  

 痛经突然加重或25岁后首次出现。

 伴随发热、非经期疼痛或不孕症状。

 

 五、中医食疗推荐(辨证施治)

气滞血瘀型:桃仁粥(桃仁15g+粳米煮粥)。

寒凝血瘀型:艾叶生姜煮鸡蛋(艾叶10g+生姜15g+鸡蛋)。

气血虚弱型:乌鸡汤(乌骨鸡+陈皮+生姜)。

结语

痛经并非“女性必经之苦”,科学应对需结合个体差异与病因。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合理用药及中医辅助,多数症状可有效缓解。若长期疼痛难忍,务必及时排查器质性疾病,避免延误治疗。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