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中毒急救与处理指南(2025年更新版)
一、现场急救核心步骤
- 立即切断毒源
◦ 关闭阀门:迅速关闭煤气灶、管道或煤气罐阀门,阻断泄漏源。
◦ 开窗通风: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形成空气对流,降低室内一氧化碳浓度(避免使用电器开关或打火机,防止爆炸)。
- 转移中毒者
◦ 脱离环境: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
◦ 保暖措施:冬季需用毛毯覆盖患者,避免失温。
- 生命支持
◦ 清理气道:清除口鼻分泌物、呕吐物,取出假牙,头偏向一侧防误吸。
◦ 人工呼吸与心肺复苏:
▪ 若呼吸微弱或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频率12-16次/分钟)。
▪ 若心跳骤停,同步实施胸外按压(按压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分)。
二、现场注意事项
- 禁止明火与电器操作:进入现场前需匍匐前进(因一氧化碳密度略轻),严禁开关电灯、使用打火机等,避免爆炸。
- 勿盲目施救:施救者需先确保自身安全,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避免错误处理:
✘ 禁止向患者灌醋、酸菜汤或冷水(可能加重窒息)。
✘ 勿用湿煤封火或放置清水(无法中和一氧化碳)。
三、后续医疗处理
- 送医原则
◦ 优先高压氧治疗:所有中毒者(包括轻症)需尽快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减少脑损伤风险。
◦ 持续监测:转运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持续人工呼吸。
- 院内治疗
◦ 氧疗:高流量吸氧加速一氧化碳排出,重度患者需高压氧舱治疗。
◦ 对症处理:纠正脑水肿(甘露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
四、预防措施
- 设备与使用规范
◦ 安装报警器:厨房、车库等区域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 定期检查:燃气设备每年检修,烟囱/管道保持畅通,避免倒烟。
- 安全行为
◦ 禁止密闭空间使用:燃气热水器不可装在浴室,烧炭取暖需留通风口。
◦ 车内安全:停车时避免长时间开空调内循环,定期开窗通风。
五、常见误区与真相
误区 科学解释
“炉边放盆水可防毒”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湿煤燃烧反而生成更多一氧化碳。
“轻度中毒清醒后无需就医” 可能出现“假愈期”(2-60天后神经损伤),需彻底治疗。
“闻到煤气味才需处理”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泄漏初期可能无症状,需定期检查设备。
总结
煤气中毒急救需遵循“断源→通风→转移→施救”原则,黄金救援时间为4-6分钟。日常需加强设备维护与安全意识,避免侥幸心理。若发现患者昏迷或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拨打120并持续心肺复苏至医护人员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