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预防措施指南(2025年更新版)
一、疫苗接种策略
- 主动免疫(长期保护)
◦ 儿童常规接种:
▪ 3、4、5月龄及18月龄各接种1剂百白破疫苗(DTaP),6岁时加强1剂白破疫苗(DT),全程免疫保护期为5-10年。
◦ 成人补种:
▪ 未全程免疫者需接种3剂:第1剂与第2剂间隔4-8周,第2剂与第3剂间隔6-12个月;之后每10年加强1剂。
▪ 高危人群(军人、建筑工人等)建议每5-10年加强接种。
- 被动免疫(应急保护)
◦ 适用情况:
▪ 未完成全程免疫或免疫史不详者,且存在高风险伤口(如污染、深部穿刺伤)。
◦ 制剂选择:
▪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无过敏风险,保护期2-3周,优先推荐。
▪ 破伤风抗毒素(TAT):需皮试,保护期2-4天,过敏体质者慎用。
二、伤口规范处理
- 紧急处理步骤
◦ 冲洗消毒: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0分钟,3%双氧水浸泡杀灭芽孢。
◦ 清创原则: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及异物,开放伤口避免形成厌氧环境。
- 伤口分类与处理
◦ 清洁伤口(如刀割伤):仅需基础消毒,无需额外免疫。
◦ 污染/深部伤口(如铁锈扎伤、动物咬伤):
▪ 清创后需注射TIG/TAT,并评估是否需加强疫苗。
◦ 感染高风险伤口(如烧伤、冻伤):
▪ 立即就医,联合抗生素(如青霉素)治疗。
三、高危人群管理
- 特殊职业:军人、消防员、农民等需定期加强免疫,作业时佩戴防护装备。
- 慢性感染患者:中耳炎、牙周脓肿等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感染风险。
- 孕妇及新生儿:孕妇可接种TIG预防母婴传播,新生儿需在24小时内完成首剂疫苗接种。
四、补种与免疫状态评估
- 补种时机:
◦ 全程免疫后超过10年,任何伤口均需加强1剂疫苗。
◦ 免疫史不详者,受伤后需完成全程免疫并联合被动免疫。
- 抗体检测:
◦ 高风险人群可定期检测破伤风抗体水平,确保免疫有效性。
五、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 误区1:“只有生锈伤口会感染”
→ 玻璃、木刺等深窄伤口同样危险,关键在是否形成缺氧环境。
- 误区2:“受伤24小时后打针无效”
→ 只要未发病,任何时间接种均能降低风险。
- 药物禁忌:TAT过敏者禁用,TIG无过敏风险但需警惕血清病。
总结
破伤风预防需“疫苗+伤口处理”双管齐下:
✅ 儿童按时完成百白破/白破全程免疫;
✅ 成人每10年加强1剂,高风险职业缩短至5年;
✅ 受伤后根据伤口类型和免疫史选择被动免疫,深部/污染伤口必查抗体水平。
提示:保存疫苗接种记录,定期咨询医生更新免疫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