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造口(如肠造口、泌尿造口等)感染的治疗方案
外科造口(如肠造口、泌尿造口等)感染的治疗需结合局部和全身情况,采取综合措施。以下是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一、局部治疗
1. 伤口评估
记录感染范围(红肿、渗出、坏死)、气味、疼痛程度。
取分泌物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尤其疑似耐药菌或全身感染时)。
2. 清洁与消毒
无菌生理盐水 冲洗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分泌物。
局部消毒:可选 氯己定(0.05%) 或 聚维酮碘(稀释后) ,避免酒精刺激。
感染严重时,使用 抗菌敷料 (如含银敷料、蜂蜜敷料)。
3. 引流与保护
渗出多者用吸收性敷料(藻酸盐或泡沫敷料),避免浸渍周围皮肤。
造口周围涂抹 皮肤保护剂 (氧化锌软膏或造口粉)。
二、抗生素治疗
1. 轻中度感染(无全身症状)
局部抗生素 :如莫匹罗星软膏(针对金葡菌)或甲硝唑凝胶(厌氧菌)。
口服抗生素 (需覆盖G+和G-菌):
头孢氨苄(500mg tid) + 甲硝唑(400mg tid)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875/125mg bid)
2. 重度感染(发热、蜂窝织炎、全身炎症反应)
静脉抗生素 (根据培养结果调整):
头孢曲松(2g qd) + 甲硝唑(500mg tid)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6h)
怀疑MRSA:加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
三、全身支持与并发症管理
- 控制基础疾病 :如糖尿病(优化血糖)、营养不良(补充蛋白质)。
- 疼痛管理 :对乙酰氨基酚或短期NSAIDs(避免影响伤口愈合)。
- 造口器具调整 :确保造口袋贴合紧密,避免渗漏刺激。
四、手术干预指征
- 深部脓肿:需切开引流。
- 造口坏死/脱垂:评估是否需重建。
五、随访与预防
- 48小时复评 :观察疗效,调整抗生素。
- 长期护理指导 :
正确清洁和更换造口袋(避免频繁撕贴)。
定期随访造口治疗师,预防复发。
注意 :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尤其对免疫功能低下、放疗后或合并肠瘘患者,建议多学科(外科、感染科、造口护理团队)协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