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创伤应对:在危机中筑牢生命防线
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突如其来,不仅威胁生命安全,还可能造成严重创伤。掌握灾难场景下的创伤应对知识,是守护生命的关键。
灾难中常见创伤类型及现场处理
挤压伤 在地震、坍塌事故中高发。被重物压住时,尽量保持冷静,利用身边工具支撑重物扩大生存空间。救出后若肢体肿胀、疼痛,不可随意按摩,避免坏死肌肉释放毒素进入血液。若肢体长时间受压,获救后应立即用止血带阻断血液循环,防止毒素扩散,并尽快送医。
烧伤与吸入性损伤 多发生于火灾现场。逃离火场后,迅速脱去燃烧衣物,用大量冷水冲洗烧伤部位。若因浓烟导致呼吸困难,立即转移至通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若出现呛咳、声音嘶哑等症状,需警惕呼吸道水肿,尽快就医。
淹溺创伤 洪水来袭时,一旦发生淹溺,救上岸后先清除口鼻异物,判断呼吸心跳。若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压胸骨中下1/3处,频率至少100次/分钟,每按压30次给予2次人工呼吸,直至恢复自主呼吸或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灾难后创伤康复与防疫
灾难创伤往往伴随复杂伤情,康复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伤口护理和功能锻炼。同时,灾难后卫生条件差,易引发感染,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处理伤口至关重要。若出现发热、伤口化脓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此外,灾难带来的心理冲击不容忽视。通过与家人朋友相互支持、参与社区重建活动等方式,逐步走出创伤阴影。若心理压力过大,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帮助。
灾难无情,但知识和准备能成为有力的防护盾。掌握灾难创伤应对技能,既能在危机中自救互救,也为灾后重建注入希望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