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3号
急救知识小科普

5692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江西省 抚州市 临川区人民医院

何笑 外二科 主治医师

 

小伤口大麻烦急救知识要牢记——擦伤、割伤、刺伤、挫伤全攻略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意外,比如摔倒擦破皮、切菜割伤、踩到钉子刺伤或者运动时撞出淤青。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伤口,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引发感染或留下疤痕。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擦伤、割伤、刺伤、挫伤这四种常见伤口的诊断、治疗、康复

与护理,让你在关键时刻不慌张,轻松应对日常小伤!

一、擦伤:皮肤“磨”出来的伤

1.诊断:擦伤长啥样? 擦伤是皮肤表层被粗糙物体(如地面、砂纸)摩擦导致的损伤,常见于摔倒、运动碰撞等情况。它的特点是:皮肤表层破损,可能渗血或渗出组织液、伤口表面不平整,可能有泥沙等异物。疼痛感明显,但一般不会太深

2.治疗:清洁是关键! 擦伤虽然看起来不严重,但容易感染,所以处理要细心:

第一步:冲洗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冲掉泥沙、灰尘等异物。不要用酒精或双氧水直接冲洗(会刺激伤口,延缓愈合)。

第二步:消毒,用碘伏轻轻擦拭伤口周围。不要涂在伤口内部,以免影响愈合。

第三步:覆盖,如果擦伤面积较大,可以用无菌纱布或透气创可贴覆盖,避免细菌感染, 但要注意常换,不可以一直覆盖。

3.康复与护理。

保持干燥:避免沾水,洗澡时可以用防水敷料保护。

观察感染迹象:如果伤口红肿、流脓、发热,要及时就医。

自然脱痂 :不要手痒去抠结痂,让它自然脱落,减少疤痕形成。

趣味小贴士——擦伤后可以涂一点凡士林,保持伤口湿润,促进

愈合,减少疤痕哦!

二、割伤:锋利的“小刀客”

1.诊断:割伤的特点,割伤通常由刀具、玻璃、金属片等锋利物体造成,特点是:伤口边缘整齐,可能较深,出血较多,尤其是头皮及手指割伤,出血较多不易处理,有些特别深的伤口甚至能看到皮下组织。

2.治疗:止血+缝合?

浅表割伤(不出血或少量出血)

A按压止血:用干净纱布或毛巾按压5-10分钟。

B消毒:用碘伏消毒伤口周围。

C包扎:涂抹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再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覆盖。

深割伤(出血多、伤口长) 如果伤口超过0.5厘米、出血不止、能看到脂肪或肌肉,可能需要缝合,要尽快去医院!

用烟灰、面粉等涂抹止血,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加剧!

3.康复与护理。

A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裂开。

B换药:每天检查伤口,保持清洁,2-3天换一次敷料。

C拆线后护理:如果缝合了,拆线后可以涂祛疤凝胶(如硅酮凝胶)减少疤痕。

趣味小贴士:割伤后可以吃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

橙子、橘子、鸡蛋、鱼、牛肉及虾),加速伤口愈合!

三、刺伤:危险的“暗器”

1.诊断:刺伤的特殊性 刺伤是由钉子、针、木刺、鱼钩 等尖锐物造成的,特点是:伤口小但深,容易带入细菌(如破伤风杆菌)。可能表面看不出严重,但内部损伤大。

2.治疗:小心感染!

A第一步:取出异物,如果是小木刺或玻璃渣,可以用消毒过的镊子轻轻拔出。如果是金属钉、鱼钩等深刺伤,不要硬拔,去医院处理!

B第二步:挤出少量血,轻轻挤压伤口周围,让少量血液流出,带出可能的细菌。

C第三步:消毒+观察,用碘伏消毒,并观察24-48小时,如果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发热,可能是感染,要马上前往医院就医!

特别注意 :如果被生锈金属刺伤,或5年内没打过破伤风疫苗,一定要去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

3.康复与护理。

A保持伤口开放:刺伤不宜包扎过紧,避免厌氧菌(如破伤

风)繁殖。

B热敷缓解肿胀: 48小时禁止热敷,否则容易加速血流增加出血风险,必须48小时后才可以温敷,促进血液循环。

趣味小贴士:被刺伤后可以喝点蜂蜜水,蜂蜜有天然抗菌作用

帮助身体抵抗感染!

四、挫伤:皮没破,但里面“受伤”了

1.诊断:挫伤=淤青+肿胀

挫伤是皮下组织受损,但皮肤没破,常见于撞伤、扭伤、运动伤,常常表现为:A皮肤青紫(淤血)B肿胀、疼痛C可能影响关节活动。

2.治疗:冰敷+热敷

急性期(48小时内):冰敷—用冰袋或冷毛巾 敷15-20分钟,每2小时一次,减少肿胀和出血。

恢复期(48小时后):热敷—改用热毛巾或暖水袋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消散。

药物辅助:可以涂活血化瘀药膏(如云南白药气雾剂),或口服布洛芬缓解疼痛。

3.康复与护理。

A抬高患处:比如脚踝挫伤,可以垫高减少肿胀。

B轻柔按摩:淤血变黄后,可以轻轻按摩,帮助吸收。

C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可给予石膏或者支具固定,防止二次损伤。

趣味小贴士:吃菠萝(含菠萝蛋白酶)可以帮助消肿哦!

五、总结:4种伤口处理口诀

 

 

六、预防小贴士

1.居家安全:尖锐物品收纳好,地板防滑。

2.运动防护:戴护膝、护腕,避免碰撞。

3.急救包常备:碘伏、纱布、创可贴、冰袋。

记住:小伤口不可小觑,正确处理才能好得快,健康无小事,科学处理是关键。如果伤口恶化记得一定要及时就医哦!

 

健康是生命之根,是幸福之源。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的健康生活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请记住,保持健康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正确的态度。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让健康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转发给家人朋友,让大家远离小伤烦恼。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