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9号
下肢骨折术后康复运动系统化指导

5688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骨科

云南省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

段月星 急诊外科 住院医生

 

下肢骨折术后康复运动训练进程家庭版教程

下肢骨折术后,科学合理的康复运动训练对恢复肢体功能至关重要。在家中就能进行的康复训练,能助力患者逐步回归正常生活。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不同阶段的训练内容。

术后早期(1 - 2 周):消肿与肌肉激活

术后早期,骨折部位尚不稳定,训练以促进消肿、防止肌肉萎缩为主。

1.踝泵运动:平躺在床上,双腿伸直,脚尖用力向上勾起(背伸),保持 5 - 10 秒,感受小腿后侧肌肉紧绷,然后脚尖尽量向下踩(跖屈),同样保持 5 - 10 秒,重复 20 - 30 次为一组,每天进行 3 - 4 组。此动作如同水泵,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预防深静脉血栓。(配图 1:踝泵运动示意图,展示脚尖背伸和跖屈的动作)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仰卧位,膝关节伸直,绷紧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可看到或用手触摸到肌肉变硬,坚持 5 - 10 秒后放松,重复 20 - 30 次为一组,每日 3 - 4 组。这能激活股四头肌,维持肌肉力量。(配图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动作图,标注股四头肌位置及肌肉收缩状态)

术后中期(2 - 4 周):关节活动度与力量提升

随着骨折初步愈合,可适当增加训练强度。

1.膝关节屈伸练习:坐于床边,双腿自然下垂,健侧脚辅助患侧脚,缓慢将患侧膝关节尽量屈曲,感受大腿后侧拉伸,保持 5 - 10 秒后伸直,重复 10 - 15 次为一组,每天 2 - 3 组。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疼痛或骨折移位。(配图 3:膝关节屈伸练习图,展示从伸直位到屈曲位的过程)

2.直腿抬高训练:平躺在床上,双腿伸直,脚尖勾起,将患侧腿缓慢抬高至离床面 30 - 40 厘米,保持 5 - 10 秒后放下,换另一侧重复,每组 10 - 15 次,每日 2 - 3 组。此训练可增强大腿肌肉力量。(配图 4:直腿抬高训练图,标注抬高角度及腿部姿势)

术后后期(4 - 6 周及以后):负重与功能恢复

骨折愈合较好时,进入负重与功能恢复阶段。

1.站立训练:借助拐杖或助行器,患肢逐渐着地,先部分负重,感受腿部支撑力,适应后增加负重,每次站立 5 - 10 分钟,每天 2 - 3 次。站立过程中保持身体直立,避免倾斜。(配图 5:借助拐杖站立训练图,展示正确站立姿势及拐杖使用方法)

2.行走训练:在站立稳定后,开始行走练习。先在平坦地面,迈小步缓慢前行,注意脚步落地顺序为足跟先着地,再过渡到足尖,步幅均匀,速度适中。初期可使用拐杖辅助,随着能力提升,逐渐减少对拐杖的依赖。(配图 6:行走训练图,展示患者借助拐杖行走的姿态)

3.平衡训练:单脚站立,双手自然下垂保持平衡,每次坚持 30 - 60 秒,换另一侧,每天进行 2 - 3 组。可逐渐增加难度,如闭眼单脚站立,提升身体平衡能力,为日常活动做准备。(配图 7:单脚站立平衡训练图,突出身体平衡姿态)

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过程中若出现疼痛、肿胀加剧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坚持训练,下肢功能定能逐步恢复。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