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4号
颈椎病:从发病机制到科学防治科普

5674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骨科

江苏省 镇江市 丹阳市人民医院

毛华杰 骨科 主治医师

颈椎病科普:从发病机制到科学防治

 

引言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以颈椎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常见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颈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患者已超过2亿人,成为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本文将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四方面,系统解析这一疾病。

 

一、发病机制:多因素共同作用的退行性病变  

颈椎病的核心病理是颈椎结构(如椎间盘、椎体、韧带等)的退行性改变,导致神经、血管或脊髓受压。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以下关键因素:  

 

  1. 椎间盘退变  

   颈椎间盘在30岁后逐渐老化,髓核脱水、纤维环弹性下降,导致椎间隙变窄、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压迫邻近组织。颈椎活动度最大的颈4-6节段最易受累,表现为颈痛、手麻等症状。  

 

  1. 慢性劳损与姿势不良

   长期低头工作、使用手机或睡姿不当(如枕头过高)会加速颈椎退变。颈部肌肉持续紧张导致韧带松弛,椎体稳定性下降,进而诱发骨质增生。例如,枕头过高相当于整晚低头睡觉,直接破坏颈椎生理曲度。  

 

  1. 外伤与炎症  

   急性颈部外伤(如车祸挥鞭伤)或慢性咽喉部炎症可引发局部水肿,加重神经压迫。此外,寒冷刺激导致肌肉痉挛,进一步诱发疼痛。  

 

  1. 血管与化学因素

   机械压迫并非唯一病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释放会加剧神经根水肿和疼痛。  

 

 

 二、临床表现:症状多样,警惕严重并发症  

颈椎病症状因受压部位不同而异,常见类型包括:  

 

  1. 局部症状  

   - 颈肩疼痛:常为钝痛或刺痛,活动受限。  

   - 上肢麻木:神经根受压导致放射性疼痛,手指灵活性下降,严重时无法完成系扣、写字等精细动作。  

 

  1. 脊髓受压症状  

   - 下肢乏力:行走不稳,脚底有“踩棉花感”。  

   - 大小便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尿潴留或失禁。  

 

  1. 血管与交感神经症状

   - 头晕、头痛:椎动脉受压导致脑供血不足。  

   - 心慌、耳鸣:交感神经受刺激引发“假性心脏病”症状。  

 

警惕并发症:颈椎病可能诱发脑梗塞、中风(90%中风患者合并颈椎病)甚至猝倒,需及时干预。  

 

 

三、治疗策略:85%患者可保守治疗  

根据病情轻重,治疗方案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两类:  

 

  1. 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或轻症患者)  

   - 姿势调整:避免长期低头,电脑屏幕与眼睛平齐,每工作1小时活动颈部5分钟。  

   -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肌松药(如乙哌立松)减轻痉挛,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促进修复。  

   - 物理疗法:牵引(仅限慢性期)、针灸、热敷等改善局部循环。  

   - 运动康复:  

     - 米字操:用下巴缓慢写“米”字,增强颈部肌肉。  

     - 游泳:蛙泳和仰泳最推荐,水的浮力减轻关节压力。  

 

  1. 手术治疗(符合以下条件时考虑)  

   - 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如无法行走)。  

   - 影像学显示严重脊髓或神经根压迫(如椎管狭窄、颈椎脱位)。  

   - 手术方式:  

     - 前路手术:微创切口,术后1天可下床,疤痕隐蔽。  

     - 后路手术:适用于多节段病变,恢复期稍长。  

 

误区澄清:颈椎手术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下风险可控,术后瘫痪概率极低,需选择三甲医院脊柱专科。  

 

四、预防措施:生活方式干预是关键  

  1. 姿势管理  

   - 办公:保持“三个直角”(肘、膝、髋关节呈90°),手机举至视线水平。  

   - 睡眠:选择8-15厘米的记忆棉枕头,维持颈椎自然曲度;避免俯卧。  

 

  1. 颈部保暖与锻炼

   - 冬季佩戴羊毛围巾,夏季避免空调直吹。  

   - 弹力带训练:固定弹力带于门框,进行颈部前屈、侧屈抗阻练习。  

 

  1. 日常习惯优化

   - 避免单肩背包,双肩包重量不超过体重10%。  

   - 驾车时调整头枕支撑后脑中部,减少急刹车损伤。  

 

  1. 定期自测与筛查  

   - 活动度测试:低头时下巴触胸骨、仰头见天花板、侧屈耳贴肩。  

   - 持续手麻、头晕者需及时行颈椎MRI检查。  

 

 结语  

颈椎病是“生活方式病”的典型代表,科学防治需从日常细节入手。早期症状可通过保守治疗有效缓解,而严重病例需及时手术干预。通过姿势矫正、适度锻炼和定期筛查,多数人可远离颈椎病困扰。若已出现症状,务必遵循专科医生指导,避免盲目按摩或偏方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