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薏仁水——中医教你科学喝出轻盈体态
(说明:传统药食同源饮品——红豆薏仁水)
一、“体重管理年”的健康新理念
“体重管理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于2024年6月联合启动的为期三年的全民健康行动,旨在通过科学干预和社会协同降低超重与肥胖率,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超过50%。
中医"治未病"理念与药食同源的智慧,为科学体重管理提供了新思路。《黄帝内经》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强调饮食调养的重要性。红豆薏仁水这一传统食疗方,正契合现代体重管理需求。
二、中医角度解析红豆薏仁水的双重功效
- 本草溯源
《本草纲目》中记载,赤小豆具有利小便,消肿除胀之功效,现代研究证实其中富含膳食纤维和钾元素[1]。《神农本草经》中将薏苡仁列为上品,称其"久服轻身益气",现代药理学发现其含薏仁多糖及多种必需氨基酸[2]。
- 作用机制
通过增强脾的运化功能,改善"痰湿体质",调节水液代谢;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优化肠道环境;参与能量转化,调节糖和脂质代谢。
三、科学饮用指南
- 经典配方改良
原料 |
用量 |
处理要点 |
作用定位 |
赤小豆 |
30g |
提前浸泡2小时 |
健脾利湿 |
炒薏苡仁 |
30g |
文火炒至微黄 |
减轻寒性 |
茯苓 |
10g |
配伍增强健脾功效 |
渗湿利水 |
陈皮 |
5g |
后下煮10分钟 |
理气化痰 |
(表格说明:改良配方增强健脾之功效)
- 饮用方案
最佳时段:辰时(7-9点)健脾,申时(15-17点)利膀胱
饮用频率:连续饮用不超过5天/周,经期暂停
剂量控制:每日500-800ml,分2-3次温服
- 体质适配性
(:痰湿体质特征示意图)
宜用人群:舌苔白腻、身体困重、下肢浮肿、大便粘滞、BMI≥24且体脂率超标者。
慎用人群:阴虚火旺、脾胃虚寒、孕期及哺乳期妇女。
四、现代研究佐证
- 代谢调节:2021年《Food & Function》研究显示,薏仁多糖可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小鼠的Lee's指数[3]。
- 肠道菌群:中国药科大学实验证实,赤小豆发酵液使拟杆菌门比例提升23%,促进短链脂肪酸生成[4]。
- 临床观察: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120例肥胖患者的研究表明,配合饮用改良红豆薏仁水组,腰围减少较对照组多2.3cm[5]。
五、常见误区澄清
1、“喝得越多效果越好”:过量饮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
2、“可以替代主食”:需保证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不低于120g;
3、“所有人都适用”阳虚体质者建议配伍生姜3片。
红豆薏仁水作为安全有效的辅助手段,配合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将传统食疗智慧与现代营养学形成良性互动,旨在帮助大众实现“健康瘦、长久瘦”。
参考文献
[1] 李时珍. 本草纲目[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 卷25谷部.
[2]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年版一部[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384-385.
[3] Zhang Y, et al. Coix polysaccharide improves metabolic syndrome via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J]. Food & Function, 2021, 12(3): 1077-1088.
[4] 王晓红, 等. 赤小豆发酵产物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 2022, 47(5): 1234-1240.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R].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