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后做好生活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
环境与休息
- 保持病房或居家环境安静、整洁、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减少噪音和强光刺激,有利于患者休息和恢复。
- 为患者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调整作息时间,使患者形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饮食护理
- 伤后早期,若患者意识清醒,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稀粥、蛋羹等。若患者昏迷,需通过鼻饲提供营养,保证营养均衡。
- 病情稳定后,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脑组织修复。
- 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安全防护
- 对于意识不清、躁动或有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使用床栏、约束带等,防止患者坠床或受伤。
- 保持地面干燥,避免在患者活动区域放置障碍物,防止患者跌倒。
皮肤护理
- 定时为患者翻身,一般每2小时一次,防止压疮形成。对骨突处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部位,可使用气垫床、减压贴等减压设备。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擦拭汗液和分泌物,如有大小便失禁,要及时清理并更换衣物和床单。
康复护理
- 病情稳定后,应尽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包括肢体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的训练。
- 帮助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心理护理
- 关心体贴患者,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当患者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其康复的动力。
此外,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