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号
皮肤大片挫伤的诊疗

1691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云南省 昆明市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俊 急救医学部 主治医师

皮肤大片挫伤的诊疗

---

 

一、诊断与评估

  1. 病史采集

   - 受伤机制(撞击、挤压、坠落等)、时间、部位、合并伤(骨折、内脏损伤)。  

   - 患者基础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免疫抑制状态)。  

 

2.体格检查  

   - 局部评估:  

     - 挫伤范围(测量面积)、深度(是否累及皮下、肌肉或骨骼)。  

     - 皮温、颜色、有无张力性水疱或坏死组织。  

     - 神经血管功能(远端感觉、脉搏、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 全身评估:  

     - 生命体征(警惕休克、挤压综合征)。  

     - 排查多发伤(头胸腹损伤)。  

 

  1. 辅助检查  

   - 影像学:X线(排除骨折)、超声/CT(深部血肿或脏器损伤)。  

   - 实验室:血常规、凝血功能、肌酸激酶(CK,监测横纹肌溶解)。  

 

  • 急诊处理
  • 止血与清创  

   活动性出血:直接压迫止血,必要时缝合或介入栓塞。  

   污染伤口: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清除异物及失活组织(必要时手术清创)。  

 

  1. 镇痛管理  

   - 轻度疼痛: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 中重度疼痛:曲马多或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注意呼吸抑制风险。  

 

  1. 冷敷与抬高患肢

   - 伤后24~48小时冰敷(间隔20分钟,避免冻伤),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三、感染预防与伤口护理

  1. 破伤风免疫  

   - 未全程接种或免疫史不清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1. 抗生素使用指征  

   - 伤口污染重、延迟处理(>6小时)、糖尿病或免疫抑制患者:  

     - 首选一代头孢(头孢唑林)或克林霉素(青霉素过敏者)。  

 

  1. 敷料选择

   - 渗出多:藻酸盐或泡沫敷料;干燥期:水胶体敷料。  

   - 坏死组织:使用清创酶或湿性敷料促进自溶性清创。  

 

 

四、住院指征与手术干预

  1. 需住院情况  

   - 挫伤面积>10%体表面积、合并挤压综合征、感染进展(红肿热痛加重、脓液)。  

   - 生命体征不稳定或需多学科协作(骨科、烧伤科)。  

 

  1. 手术指征  

   - 深部组织坏死或筋膜室综合征:急诊切开减压。  

   - 大面积皮肤缺损:二期行植皮或皮瓣修复。  

 

 

  • 并发症管理
  • 挤压综合征  

   - 监测尿量、肌酐及CK,碱化尿液(碳酸氢钠),必要时血液净化。  

 

  1. 感染控制  

   - 伤口培养+药敏,针对性使用抗生素;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  

 

  1. 瘢痕与功能康复  

   - 愈合后使用硅酮凝胶或压力疗法预防瘢痕增生。  

   - 早期康复锻炼(关节活动度训练),避免肌肉萎缩。  

 

 

六、随访与宣教

  1. 复诊时间

   - 无感染风险者:3~5天首次换药,2周评估愈合情况。  

   - 复杂病例:每周随访直至愈合。  

 

  1. 健康教育  

   - 避免患处受压或过度活动,戒烟(影响血供)。  

   - 识别感染征象(红肿、渗液、发热)并及时就医。  

 

 

总结

皮肤大片挫伤需多维度评估与干预,重点在于预防感染、保护功能及早期康复。复杂病例建议转诊至创伤中心或烧伤专科,确保最佳预后。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