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血糖“过山车”,糖尿病人群
肾脏功能“摇摇欲坠”,控糖药该咋用?
引文:糖尿病人群在长期慢病管理的过程中,控制血糖是最重要的目标,但怎么吃降糖药能效果最优,副作用降低,还预防肾功能减退?药师带你一起来了解控糖小妙招。
“血糖过山车”是指血糖水平在短时间内出现剧烈波动,就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这种现象对糖尿病人群来说,可能会带来风险。服用降糖药物的患者都知道,需要常备糖果避免低血糖风险,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长期高血糖对身体的危害程度是不可逆的。
血糖过高会对肾功能损害增加:
1.高血糖损害对身体是一个长期且逐渐累积的过程。
以肾脏举例,它像是一个个精细的 “滤网”,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过高的血糖会使肾小球的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导致这些 “滤网” 逐渐变形、孔径变大,原本不该漏出的蛋白质等开始从尿液中流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蛋白尿。
随着病情的进展,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严重破坏,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肾脏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能力也大打折扣,最终引发肾功能受损,甚至发展为肾衰竭,这也是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原因。
2.肾功能受损影响其他
高血糖不仅会对肾脏自身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身体的其他系统和器官产生广泛影响
A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肾功能下降引发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从而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B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长期肾功能不全可能发生血液灌注下降,甚至脑部供血不足、代谢紊乱,引起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在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尿毒症脑病的表现。
C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肾功能受损会影响肾脏对钙、磷的调节功能,导致血磷升高、血钙降低,引发低钙血症、高磷血症。长期钙磷代谢紊乱会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
D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肾脏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合成和分泌中起着关键作用。肾功能受损时,EPO生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从而引起贫血。
E对内分泌系统
肾功能降低会影响胰岛素的清除能力,加重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影响血糖控制。此外,还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的代谢,导致内分泌紊乱。水盐代谢失调也会导致水肿、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等,高钾血症甚至可危及生命。
为了避免出现“血糖过山车”出现,要注意引起血糖波动重要的常见原因:
1.饮食因素进食不规律:如果饮食时间不固定,或者进食量忽多忽少,会导致血糖波动。例如,长时间不吃东西会使血糖降低,而进食大量高糖食物会使血糖迅速升高。
推荐食物种类: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蔬菜等)则能使血糖上升更平稳。
尽量避免高升糖指数(GI)的食物(如白面包、糖果、甜饮料等)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
进食顺序问题:先吃碳水化合物,血糖会快速上升;而先吃蔬菜、蛋白质,再吃碳水化合物,可以使血糖上升更缓慢
2.药物控制:
药物使用时间不准确:例如,胰岛素注射时间过早或过晚,或者口服降糖药未按时服用,都会影响血糖的平稳。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等)可能会干扰血糖代谢,导致血糖波动。在合并多种药物请咨询专科医生或药师
3.运动因素运动强度和时间:过度运动会导致能量耗竭,导致血糖快速下降,尤其是空腹运动。而运动不足则无法有效消耗血糖,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4.运动前后合理饮食:运动后补充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一些高纤维、消化吸收相对缓慢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它们能使血糖上升更为平稳。
5.睡眠不足和生物钟紊乱:睡眠不足时,身体会释放更多的应激激素,如皮质醇,这些激素会抑制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升高。生物钟是人体内部的“时钟”,它调节着睡眠-觉醒周期、激素分泌、代谢活动等生理过程。
保持每天固定的睡眠: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维持生物钟的稳定,助力血糖控制和健康维护
糖尿病人群,尤其是肾功能已经有减退的人,在面对低血糖 “过山车” 时,合理使用降糖药物,确实可以成为守护健康的救星。需要医生根据肾功能状况精准选择药物、调整剂量,也离不开自身积极的自我管理。才能在这场与疾病的较量中,有效控制血糖,保护肾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13.8(2021):23.
[3]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等. "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 卫生研究 53.3(2024):357-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