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6号
唾液传染:揭开“口口相传”的健康隐患

414

当前排名

6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湖北省 宜昌市 宜昌市夷陵医院

石文仲 泌尿外科 主治医师

唾液传染:揭开“口口相传”的健康隐患

 

唾液,这个日常被忽视的体液,实则是微生物的“移动载体”。从感冒病毒到幽门螺杆菌,从乙肝病毒到新冠病毒,许多病原体正通过唾液悄悄传播。了解唾液传染的机制、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是守护健康的重要一课。

 

一、唾液:病原体的“隐形传送带”

 

  1. 唾液中的“致病军团”

 

唾液中除了99%的水分,还含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

 

- 病毒:流感病毒、新冠病毒、乙肝病毒、EB病毒、HPV(口腔型)、疱疹病毒等;

 

- 细菌:幽门螺杆菌、肺炎链球菌、酿脓链球菌(导致咽炎、猩红热)等;

 

- 其他:白色念珠菌(引发鹅口疮)、手足口病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1. 三大传播途径:“亲密接触”暗藏风险

 

- 直接接触:

 

- 接吻(交换唾液量可达0.5-5ml,幽门螺杆菌、疱疹病毒最易传播);

 

- 喂食(成人咀嚼食物喂儿童,可能传染幽门螺杆菌、疱疹病毒);

 

- 母婴传播(哺乳期母亲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哺乳传递,如EB病毒)。

 

- 间接接触:

 

- 共用餐具/水杯(唾液残留中的病原体通过餐具进入他人口腔);

 

- 接触污染物表面(如门把手、手机屏幕上的唾液飞沫,经手-口传播)。

 

- 飞沫传播:

 

- 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产生的唾液飞沫(直径>5μm),近距离(<1米)吸入后感染(如流感、新冠)。

 

二、8种通过唾液传播的常见疾病

 

(一)病毒性疾病:潜伏期长,传染性强

 

  1. 流感/新冠病毒

 

- 特点:唾液飞沫是主要传播载体,感染后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老年人易发展为重症。

 

- 数据:一次咳嗽可释放3000个飞沫,说话1分钟产生约1000个飞沫,其中含病毒的飞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