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炎:了解、预防与科学应对
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软骨磨损、关节周围炎症及骨质增生。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率上升,膝关节炎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本文将带您了解其成因、症状及科学应对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保护关节健康。
**一、什么是膝关节炎?
膝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 **原发性膝关节炎**:与年龄增长、关节自然退化相关,多见于中老年人。
- **继发性膝关节炎**:由外伤、肥胖、运动损伤或先天关节畸形(如O型腿、X型腿)引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关节软骨像“缓冲垫”一样保护骨骼,当其逐渐磨损变薄时,骨骼直接摩擦会导致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二、常见症状**
膝关节炎的典型表现包括:
- **疼痛**:初期仅在上下楼梯、久坐后站起时疼痛,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
- **僵硬**:晨起或久坐后关节僵硬,活动后稍缓解。
- **肿胀**:关节积液或骨质增生引发肿胀。
- **活动受限**:屈伸膝关节困难,严重时出现“交锁”(关节卡住)。
- **畸形**:晚期可能出现膝关节内翻(O型腿)或外翻(X型腿)。
**三、谁更容易患病?
以下人群风险较高:
- **年龄>50岁**:软骨修复能力随年龄下降。
- **超重或肥胖**:体重每增加1公斤,膝关节负重增加3-4公斤。
- **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加速软骨退化,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
- **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长期膝关节高负荷运动(如深蹲、长跑)。
- **关节外伤史**:如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未规范治疗。
**四、诊断与治疗**
**1. 如何诊断?**
- **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触诊、活动度测试初步判断。
- **影像学检查**:X光观察关节间隙狭窄或骨赘;MRI评估软骨和软组织损伤。
- **实验室检查**:抽血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2. 阶梯化治疗**
- **非药物治疗**:
- 减轻体重(BMI<24可降低50%风险)。
- 低强度运动(游泳、骑自行车)增强肌肉力量。
- 使用拐杖或护膝减少关节压力。
- **药物治疗**:
- 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 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或激素(需严格遵医嘱)。
- **手术治疗**:
- 关节镜清理术(适合轻中度患者)。
- 截骨矫形术(年轻且畸形严重者)。
- 人工关节置换术(终末期患者的终极解决方案)。
---
*五、预防是关键**
- **控制体重**:减少膝关节负担。
- **科学运动**:避免爬山、爬楼梯等伤膝运动,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冲击项目。
- **强化肌肉**:股四头肌锻炼(如坐位抬腿)可增强关节稳定性。
- **注意保暖**:寒冷可能加重关节疼痛。
- **避免久坐久站**:每1小时活动5分钟,促进关节液循环。
*六、何时需要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诊:
- 膝关节疼痛持续超过2周,休息无缓解。
- 关节肿胀发热,影响日常活动。
- 夜间静息痛或关节变形。
**结语**
膝关节炎虽无法完全逆转,但通过早期干预和科学管理,多数患者能显著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保护关节健康,从今天的生活方式改变开始!
**小贴士**:如果家中长辈频繁抱怨膝盖痛,别简单归因于“老了正常”,及时就医检查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