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化性肩袖肌腱炎:肩痛背后的“隐形元凶”
您是否经常感到肩膀疼痛,尤其是在抬手、提重物或夜间翻身时?这种困扰可能并非简单的“肩周炎”,而是一种名为“钙化性肩袖肌腱炎”的疾病在作祟。本文将带你了解这一疾病的成因、症状及科学应对方法。
什么是钙化性肩袖肌腱炎?
肩袖是肩关节周围的四根肌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组成的复合结构,负责肩关节的稳定和活动。当其中某根肌腱(最常见的是冈上肌腱)发生钙盐沉积时,就会形成钙化灶,引发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称为钙化性肩袖肌腱炎(RCCT)。
这种疾病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长期从事上肢重复性动作的职业(如教师、运动员、家庭主妇)风险更高。
为什么会发生钙化?
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1. 退行性变:随着年龄增长,肩袖肌腱血液供应减少,组织修复能力下降,易发生微小损伤和钙盐沉积。
2. 代谢异常:钙磷代谢失衡(如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可能促进钙化。
3. 慢性劳损:反复抬肩动作导致肌腱微损伤,局部炎症反应引发异常钙化。
4. 基因倾向:部分患者有家族史,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参与。
典型症状:别把“钙化”当“肩周炎”
疼痛:主要表现为肩部突发的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严重的患者影响夜间睡眠,手托患肩,表情痛苦;
活动受限:抬手梳头、穿衣、后背扣内衣等动作困难,但被动活动范围通常正常。这点与肩周炎的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有所不同。
钙化性肌腱炎的分期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病理生理变化, 将钙化性肌腱炎分为四期:
(1)钙化前期:无症状的肌腱纤维软骨的变性及软骨细胞组织的变性。
(2)钙化物形成期:钙化物浓度较高,呈粉笔状。 可能无症状,也可能在休息和夜晚时,或做外展动作时出现明显疼痛症状。
(3)钙化物重吸收期:此期患者疼痛最为明显,钙化物形似牙膏状,严重时,钙化结晶物会突破进入肩峰下囊, 引起持续的疼痛, 活动受限。 一般持续 1~2 周时间。
(4)钙化后期:组织损伤得到修复,疼痛较之前减弱和稳定,但是症状会持续几个月,会伴有一定程度的活动受限。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钙化性肌腱炎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其中,X线能够显示钙化影,可用于诊断钙化性肌腱炎及观察钙化灶大小、位置;超声和 MRI 则能显示软组织异常程度,是排除感染、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的有效工具。
X线检查:X线通常是RCCT首选的影像学检查,一般拍摄肩关节前后位、内外旋位、冈上出口位和腋位片,以确定钙化灶位置并观察是否存在肩峰撞击。
CT检查:能够将病灶三维成像,明确病灶与骨的相对位置,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超声:具有无创、价格便宜、无辐射的特点。此外还具有动态观察肌腱和钙化灶优势,可用做超声引导下肩峰下间隙注射治疗(SAIC),超声引导下穿刺灌注治疗(UGPL)。
核磁: MRI 有助于确定肩关节的病变性质,评估肌腱损伤程度,对肩袖内钙化沉积、周围水肿、肩峰下滑囊炎的识别和定位具有重要作用。但其费用较高,一般不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钙化性肌腱炎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由于 RCCT是一种自愈性疾病,肩关节无明显肌腱损伤或退行性改变,大多数采取以症状缓解和功能改善为主的非手术治疗,如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肩峰下皮质类固醇注射(SAIC)、超 声 引 导 穿 刺 灌 洗(UGPL)和 体 外 冲 击 波 治 疗(ESWT)等。
2.手术治疗
虽然大多数 RCCT 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仍有 10%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 效或不能明显减轻症状,应结合情况进行手术治疗。
在经正规保守治疗 6 个月以上无效、 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疼痛急性发作、保守治疗不能缓解;不愿接受较长时间保守治疗;最近 X 线片示钙化灶无明显吸收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关节镜治疗RCCT,能够在清理钙化病灶的同时修复损伤的肩袖组织,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还具有切口美观、微创、组织损伤小等优势,目前是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首选方式。
结语
钙化性肩袖肌腱炎虽令人困扰,但通过早诊断、科学治疗和积极康复,多数患者能恢复肩部功能。若肩痛持续2周以上或影响生活,请及时就医,避免盲目“忍痛”导致病情加重。
参考文章
吴华,皇甫小桥.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治疗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2, 31(10):4.DOI:10.3969/j.issn.1000-6710.2012.10.015.
陈星朋,袁振,闫新峰,等.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诊断与治疗的 研究进展[J].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2023, 63(16).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16.027.
图片来源:
巩亚伟,周敬滨,高奉,等.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诊疗误区与对策[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3,31(2): 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