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子宫出血——女性不可忽视的“月经警报”
什么是异常子宫出血(AUB)?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UB)是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或出血量任何一项不符的子宫腔出血,是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正常月经周期为21-35天,经期持续3-7天,若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如间隔<21天或>35天)、经期延长(>7天)、经量过多(>80ml)或非经期出血,均可能属于AUB。
病因:从结构异常到内分泌失调
AUB的病因复杂,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将其分为两大类:
- 结构性病因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压迫内膜导致不规则出血。
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可能刺激子宫内膜引发出血。
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影响子宫收缩,导致经量增多。
子宫内膜癌或癌前病变:恶性病变引起的异常出血,需早期筛查。
- 非结构性病因
排卵障碍(AUB-O):占AUB的50%以上,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导致激素失衡,常见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
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等全身性疾病。
医源性因素:如避孕药漏服、宫内节育器副作用或激素治疗引发的突破性出血。
子宫内膜局部异常:如凝血机制缺陷或血管异常增生。
症状与诊断:如何识别AUB?
典型症状: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过多(需频繁更换卫生巾)、非经期点滴出血或大出血,严重者可伴贫血(乏力、头晕)。
诊断流程:
- 病史采集:记录出血模式、避孕措施、用药史等,排除妊娠相关出血。
- 妇科检查:明确出血来源,检查宫颈、子宫及附件。
- 辅助检查:
超声:筛查子宫肌瘤、息肉及子宫内膜厚度。
宫腔镜:直接观察宫腔病变,并取活检。
激素检测:评估排卵功能及内分泌状态。
凝血功能检查:排除全身性凝血疾病。
治疗:从药物到手术的个性化方案
治疗需根据病因和患者需求制定:
- 药物治疗:
急性大出血:使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如优思悦)或高效孕激素快速止血,配合铁剂纠正贫血。
调整周期:无排卵患者可采用周期性孕激素(如黄体酮)或短效避孕药恢复规律月经。
- 手术治疗:
宫腔镜手术:切除息肉、黏膜下肌瘤或刮除异常内膜。
子宫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需求、药物治疗无效或癌变患者。
- 病因治疗:如凝血障碍需血液科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可放置曼月乐环(缓释孕激素)缓解症状。
预防与日常管理
定期筛查:3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TCT+HPV),绝经后出血需警惕子宫内膜癌。
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均衡饮食(补充铁和蛋白质)、适度运动(如瑜伽、散步),避免长期精神压力。
及时就医:若出现经期延长、经量骤增或非经期出血,应尽早就诊,避免盲目使用止血药掩盖病情。
总结
异常子宫出血不仅是月经紊乱的表现,更可能是妇科疾病的预警信号。通过科学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大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女性应提高健康意识,定期体检,关注月经变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