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处理原则及手术方法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其处理需根据结石位置、大小、成分及患者全身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以下是处理原则及常用手术方法:
一、处理原则:
1.紧急处理
镇痛解痉: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或阿片类药物缓解肾绞痛,辅以解痉药(如坦索罗辛)。
抗感染:合并尿路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如头孢类、氟喹诺酮类)。
解除梗阻:急性肾盂积水或脓肾需紧急引流(如输尿管支架置入或经皮肾造瘘)。
- 择期处理
评估结石特征:通过影像学(超声、CT)明确结石大小、位置及成分。
个体化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6mm且无梗阻的结石,多饮水+药物排石(α受体阻滞剂)。
手术干预:结石>10mm、保守治疗无效、反复感染或肾功能损害者需手术。
- 预防复发
调整饮食:根据结石成分(如草酸钙结石限草酸摄入,尿酸结石低嘌呤饮食)。
药物预防:尿酸结石用枸橼酸钾碱化尿液,胱氨酸结石用硫普罗宁。
生活方式:每日饮水≥2L,控制体重,避免久坐。
二、手术方法: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适应症:肾结石(≤2cm)、输尿管上段结石(≤1cm)。
禁忌症:妊娠、凝血障碍、严重肥胖、结石远端梗阻。
优势:无创、门诊治疗。
并发症:石街形成、肾周血肿。
- 输尿管镜碎石术(URS)
类型:硬镜(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或软镜(肾盂、上段结石)。
技术: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篮取出碎片。
适应症:ESWL失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妊娠期结石(谨慎)。
并发症:输尿管穿孔、术后狭窄。
-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
适应症:肾结石>2cm(鹿角形结石)、复杂结石、ESWL/URS失败。
步骤:B超引导下经皮肾造瘘,肾镜直视下碎石(超声/激光)。
禁忌症:未纠正的凝血异常、严重心肺疾病。
并发症:出血(需栓塞处理)、感染、周围脏器损伤。
- 腹腔镜/机器人手术
适应症:罕见(如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结石)。
优势:直视下取石并处理解剖异常。
- 开放手术
应用场景:极复杂结石、其他方法不可行(现已极少使用)。
三、特殊注意事项:
妊娠期结石:首选输尿管支架或造瘘,避免放射暴露。
儿童结石:需排查代谢异常,优先微创治疗。
感染性结石:术后需长期抗生素+酸化尿液(如氯化铵)。
---
四、术后管理:
复查影像学(术后1-3月):评估结石清除率。
代谢评估:24小时尿液分析,制定预防策略。
长期随访:每年超声检查,监测复发。
泌尿系结石治疗需结合多学科协作,以最小创伤达到最大疗效,同时注重预防,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