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UTI)是女性常见疾病,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和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治疗方法需结合感染类型、严重程度及患者情况制定,以下是常规治疗建议:
一、一般治疗
1.多饮水
每日饮水20003000ml,增加排尿量,冲刷尿道细菌。
2.避免刺激
暂停性生活,忌辛辣、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3.局部清洁
保持外阴干燥,避免使用阴道洗液或肥皂过度清洁。
4.缓解症状
口服碳酸氢钠(小苏打片)碱化尿液,减轻尿痛;热敷下腹部缓解不适。
二、药物治疗(需遵医嘱)
1.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
一线抗生素:
呋喃妥因:50100mg,每日3次,连用57天。
磷霉素氨丁三醇:单次3g顿服,适用于轻症。
头孢类(如头孢克肟、头孢地尼):37天疗程。
二线药物(过敏或耐药时):
左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氟喹诺酮类),但因耐药性增加需谨慎使用。
- 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
轻症:口服抗生素14天,常用左氧氟沙星、头孢类(如头孢曲松)。
重症:需住院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疗程2周。
退热治疗:高热时使用布洛芬等退热药。
- 反复感染或复杂性UTI
长期低剂量抑菌:如呋喃妥因50mg每晚1次,持续36个月。
性行为后预防:性交后单次服用抗生素(如头孢氨苄)。
排查病因:需检查有无糖尿病、泌尿系结石、结构异常等。
三、特殊人群治疗
1.孕妇
禁用氟喹诺酮类,可选头孢类(如头孢克肟)或磷霉素,疗程7天。
2.绝经后女性
可配合局部雌激素软膏,改善阴道环境,减少感染风险。
3.糖尿病患者
严格控制血糖,延长抗生素疗程至714天。
四、预防措施
1.生活习惯
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肠道细菌污染尿道。
避免憋尿,性交后及时排尿。
2.饮食调理
适量饮用蔓越莓汁(可能抑制细菌黏附尿道壁)。
3.增强免疫力
避免过度疲劳,均衡营养,补充维生素C。
五、何时需立即就医?
出现发热、腰痛、恶心呕吐(可能为肾盂肾炎)。
治疗后症状无缓解或反复发作。
血尿、脓尿持续超过3天。
孕妇、糖尿病患者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
注意: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不可自行停药,避免耐药性!若频繁感染(每年≥3次),建议泌尿科进一步检查(如超声、尿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