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月经健康——从异常信号到科学调理**
#### **引言**
月经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但约80%的女性一生中会经历月经不调。许多人对月经异常不以为意,却可能忽视背后隐藏的妇科疾病。本文带你科学认识月经健康,学会辨别异常信号并及时干预。
---
#### **一、什么是正常月经?**
- **周期**:21~35天(从本次月经第一天到下次月经第一天)。
- **经期**:3~7天,出血量约20~80ml(约每天更换3-5片卫生巾)。
- **颜色**:暗红色,可有少量血块。
⚠️ **异常警示**:
- 周期<21天(频发月经)或>35天(稀发月经)
- 经期>10天或经量过大(每小时浸透1片卫生巾)
- 闭经(停经超过6个月)
---
#### **二、常见月经异常及可能原因**
- **痛经**
- **原发性**:多为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引起,常见于年轻女性。
- **继发性**: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
- **经量过多**
-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
- **经间期出血**
- 排卵期出血(生理性) vs. 宫颈病变、子宫内膜癌(病理性)。
---
#### **三、容易被忽视的“隐形杀手”**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 表现:月经稀发、痤疮、多毛、肥胖。
- 危害:长期不治疗可能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
- **甲状腺功能异常**
- 甲亢: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 甲减:经期延长、经量增多。
---
#### **四、何时必须就医?**
- 突发剧烈腹痛伴阴道出血(警惕宫外孕或黄体破裂)。
- 非经期出血持续3个月以上。
- 初潮后超过16岁仍无月经,或40岁前闭经。
---
#### **五、科学调理指南**
- **饮食建议**
- 经期避免:冷饮、酒精、咖啡因(加重血管收缩)。
- 推荐食物:富含铁的食物(菠菜、红肉)、暖宫食材(生姜、红枣)。
- **生活方式**
- 适度运动:瑜伽、快走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 保暖重点:腰腹部、脚踝避免受凉。
- **医学干预**
- 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水平(需医生指导)。
- 中医调理:针对体质辨证使用艾灸、中药。
---
#### **六、常见误区辟谣**
❌ “痛经结婚后就会好”——继发性痛经可能随年龄加重!
❌ “月经量少是排毒不畅”——经量过少需检查卵巢功能。
❌ “喝红糖水能治痛经”——温热作用短暂,无法解决器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