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5号
肌肉萎缩的治疗

348

当前排名

1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骨科

山东省 威海市 威海市立医院

孙茂松 骨科 副主任医师

肌肉萎缩的原因及治疗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导致肌肉体积缩小的病症,通常表现为肌肉体积缩小、肌肉力量减弱、肌张力降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肌肉萎缩的发生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例如营养不良性肌病、废用性萎缩等。

 

1、营养不良性肌病:当人体长期摄入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足时,肌肉组织无法得到充分的营养支持,进而出现萎缩。这种情况多见于饮食不均衡或患有消耗性疾病的患者。症状表现为肌肉逐渐消瘦,力量减弱,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行走和抓握能力。

2、废用性萎缩:长期卧床、肢体固定或缺乏运动刺激,肌肉因长时间不使用而逐渐萎缩。如骨折后石膏固定、中风后偏瘫等,均可能导致废用性萎缩。这种情况下,肌肉萎缩是肌肉缺乏锻炼和刺激的直接结果,症状随着活动减少而逐渐加重。

3、颈椎病:颈椎病可导致神经根或脊髓受压,进而影响神经信号传递至肌肉,使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而萎缩。患者可能出现颈部疼痛、僵硬,以及上肢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活。

4、多发性肌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肌肉组织,导致肌肉炎症和萎缩。症状包括肌肉疼痛、无力、萎缩等,严重时可能累及呼吸肌和心脏肌肉,危及生命。

5、脊髓损伤:脊髓是连接大脑和肌肉的重要神经通路,脊髓损伤可导致神经信号传递中断,使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而萎缩。患者可能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肌肉萎缩、感觉丧失等症状。脊髓损伤的恢复较为困难,需要长期康复和护理。

为了预防肌肉萎缩,应保持均衡的饮食,确保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定期体检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的疾病。

肌肉萎缩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法:肌肉萎缩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神经营养药和肌肉营养药。神经营养药可促进神经修复和再生,改善肌肉的营养供应。肌肉营养药则能为肌肉细胞提供能量支持,增强代谢能力。

2.手术治疗法:手术治疗适用于某些由神经外伤、颈椎病等引起的肌肉萎缩。通过手术修复受损的神经或解除神经受压,可以从根源上阻止肌萎缩的进一步恶化。但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病例,且术后还需配合康复训练等综合措施。

3.康复训练法:康复训练是肌肉萎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训练、拉伸等物理疗法,可增强肌肉的柔韧性,帮助肌肉更加强壮。对于不能行走的患者,应尽快学会使用轮椅等辅助工具,保持正常活动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