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右下角突然剧痛?别硬扛!一文说透阑尾炎自救指南
肚子疼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日常小毛病,但有一种腹痛能在短短几小时内让人疼到蜷缩成一团,这就是急性阑尾炎。去年某医院急诊科数据显示,每10个突发腹痛患者中就有3个是阑尾炎,其中15%因延误治疗导致了穿孔。本文用最直白的语言,带你识别这个"小病大麻烦"的蛛丝马迹。
一、从"胃痛"到"刀割疼":阑尾炎经典症状演变
阑尾就像肠道末端的"死胡同",当这个7-9厘米的小管子被粪石、寄生虫堵住时,24小时内就可能发展成化脓性炎症。初期症状极具欺骗性:80%患者会先出现上腹部或肚脐周围隐隐作痛,像是吃坏了东西,很多人会自行服用胃药。
这个阶段的疼痛会在6-8小时后突然转移,像有人拿着刀子在右下腹反复戳刺。此时按压右下腹(医学上称为麦氏点)会引发剧烈疼痛,松手瞬间的"反跳痛"更是典型信号。患者往往伴有38℃左右的发热,有些孩子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二、急诊室里的"破案"三步曲
当怀疑阑尾炎时,医生会像侦探一样层层排查:首先进行"抬腿测试"——平躺时将右腿抬高到45度,若右下腹疼痛加剧,提示腹膜刺激征。接着是精准的触诊,经验丰富的医生通过按压不同区域,能快速判断疼痛是否来自阑尾。
现代医学的"三大法宝"让诊断更精准: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超过10×10^9/L提示感染,超声检查能发现肿胀的阑尾和周围渗液,对于肥胖或症状不典型的患者,CT检查就像给腹腔做了个高清扫描,准确率高达95%。
三、手术台上的生死时速
确诊后,医生通常会建议"立即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只需在腹部打三个钥匙孔大小的切口,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走动。传统的开腹手术适用于已经穿孔的危重病例,虽然会留下5cm左右的疤痕,但能彻底清理腹腔感染。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某些患者听说输液能消炎就拒绝手术,这其实是危险的选择。临床数据显示,保守治疗的患者中有20%会在一年内复发,而拖延手术导致阑尾穿孔的,并发症发生率会飙升到50%以上。
去年夏天,25岁的小王把阑尾炎当普通胃痛,硬扛了三天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经过5小时抢救才捡回性命。记住:突发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请立即拨打120!现代医学早已让阑尾炎手术成为常规操作,及时就医才是真正的救命良方。
当右下腹出现刀割样疼痛时,每拖延1小时,穿孔风险就增加5%。这个藏在肚子里的"定时炸弹",最怕的就是患者的侥幸心理。掌握这些识别要点,关键时刻不仅能救自己,也许还能帮到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