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关键时刻的生命守护者
生活中,创伤意外如影随形,车祸、跌倒、运动损伤等随时可能发生。掌握创伤科的基础健康知识,能在危急时刻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常见创伤类型与初步处理
出血
出血是创伤后最常见的症状。遇到伤口出血,首先用干净纱布、毛巾或衣物按压止血,力度适中,持续5 - 10分钟。若为动脉出血,血色鲜红且呈喷射状,需在伤口近心端用布条或止血带绞紧止血,但每隔1小时要放松1 - 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骨折
骨折后,受伤部位会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切记不可随意移动骨折肢体,以免加重损伤。可用木板、树枝等固定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再送往医院。如疑似脊柱骨折,应保持患者身体平直,多人协同搬运,防止损伤脊髓。
烧伤烫伤
烫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凉水冲洗15 - 3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缓解疼痛并减轻损伤程度。冲洗后,用干净纱布或毛巾覆盖创面,避免涂抹牙膏、酱油等物质,以免造成感染或影响医生判断伤情。
创伤后的康复与预防
创伤得到初步处理后,康复同样重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比如骨折患者,拆除固定装置后,需循序渐进地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训练。
预防创伤更胜于治疗。运动前充分热身,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装备;驾车时系好安全带,遵守交通规则;家中铺设防滑垫,避免老人滑倒。这些措施都能有效降低创伤发生的风险。
创伤随时可能降临,掌握创伤急救知识和预防方法,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在关键时刻救助他人。若遭遇严重创伤,在进行初步处理后,应尽快拨打120,及时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