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打嗝怎么办,将从以下几个点教你如何缓解
打嗝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特别是饭后嗝嗝不休。常见于中青年人,今天我们来教大家一个快速缓解的小妙招。
一、中医如何描述打嗝
“打嗝“又名“呃逆”,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单纯性膈肌痉挛,是由于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表现的病证。如《素问·宣明五气》日:"胃为气逆,为啰。"该书已认本病的病机为胃气上逆,还认识到呃逆发病与寒气及胃肺有关。中医治疗上应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基本治法。
二、形成的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
进食太快,过食生冷,或滥服寒凉药物,寒气蕴蓄于胃,循手太阴之脉上动于膈,导致呃逆。或过食辛热煎炸,醇酒厚味,或过用温补之剂,燥热内生,腑气不行,气逆动膈,发生呃逆。
2.情志不遂
恼怒伤肝,气机不利,横逆犯胃,逆气动膈;或气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火蕴胃;或肝郁克脾,或忧思伤脾,运化失职,滋生痰浊;或素有痰饮内停,复因恼怒气逆,逆气夹痰浊上逆动膈,发生呃逆。 3.正气亏虚
或素体不足,年高体弱,或大病久病,正气未复,或吐下太过,虚损误攻,均可损伤中气,或胃阴耗伤,胃失和降,发生呃逆。
三、针灸治疗
1.攒竹
在面部,当眉头凹陷中 眶上切迹处。可向眉中或向眼眶内缘平刺或斜刺0.5~0.8寸。能够有效缓解膈肌痉挛,也可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此穴2-3分钟可缓解。
2.中脘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直刺1~1.5寸。针刺的方向应该朝下,使针感自上而下。也可用食指中指的指腹揉按此穴。 3. 翳风
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直刺0.5~1寸。用手拇指或食指的指腹端轻轻揉按此穴。
四、中药方剂如何治疗
1.胃中寒冷证
症状: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更甚,进食减少,喜食热饮,口淡不渴,舌苔白润,脉迟缓。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代表方:丁香散加减。
2.胃火上逆证
症状: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冷饮,脘腹满闷,大便秘结 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胃泄热,降逆止呃。 代表方:竹叶石膏汤加减。
3.气机郁滞证
症状: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嗳气纳减,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 治法:顺气解郁,和胃降逆。 代表方:五磨饮子加减。
4.脾胃阳虚证
症状: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胃止呃。 代表方:理中丸加吴茱萸、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