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的综合治疗
一、概述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多因足部内翻或外翻导致韧带过度拉伸或撕裂。及时、规范的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如慢性疼痛、关节不稳)。
二、急性期处理(伤后24-48小时)
原则:RICE原则
- Rest(休息)
- 立即停止活动,避免负重,必要时使用拐杖。
- Ice(冰敷)
- 每次冰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持续24-48小时(避免冻伤)。
- Compression(加压包扎)
- 使用弹性绷带或踝关节支具加压,减少肿胀(注意勿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 Elevation(抬高患肢)
- 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静脉回流。
三、药物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 如布洛芬、萘普生,减轻疼痛和炎症(遵医嘱,避免长期使用)。
- 外用药膏
- 如双氯芬酸钠凝胶,局部涂抹缓解肿胀。
- 严重疼痛或肿胀
- 需就医,可能需处方药或局部注射治疗。
四、康复训练
(需在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
- 早期康复(伤后1-2周)
- 关节活动度训练
- 坐位踝泵运动(足背屈-跖屈),10次/组,3组/日。
- 等长收缩训练
- 足部抵住墙面进行抗阻内翻、外翻,保持5秒/次,10次/组。
- 中期康复(伤后2-4周)
- 力量训练
- 弹力带抗阻训练:足背屈、跖屈、内翻、外翻,15次/组,3组/日。
- 平衡训练
- 单腿站立(睁眼→闭眼),30秒/次,逐步延长。
- 后期康复(4周后)
- 功能性训练
- 慢跑、八字绕桩、跳跃训练,逐步恢复运动。
五、物理治疗
- 超声波治疗:促进组织修复。
- 低频电刺激:缓解肌肉萎缩。
- 热敷:急性期后(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六、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诊:
- 无法负重或关节明显畸形(疑似骨折)。
- 肿胀/疼痛持续加重超过48小时。
- 皮肤发紫、麻木或温度异常。
- 反复扭伤史(可能需手术修复韧带)。
七、预防措施
- 运动前充分热身,加强踝周肌肉力量。
- 选择高帮鞋或使用踝关节护具。
- 避免在不平整地面奔跑。
- 平衡训练(如瑜伽、太极)降低复发风险。
八、注意事项
- 勿过早恢复运动,避免二次损伤。
- 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需定制康复计划。
- 儿童、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需谨慎处理,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