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中风)的应急救治需争分夺秒,以下是基于循证医学和急救指南的系统化处理方案:
一、快速识别与初步判断
- 应用“FAST”原则
◦ Face(脸):让患者微笑,观察是否口角歪斜、面部不对称。
◦ Arms(手臂):平举双臂,若一侧无力下垂提示异常。
◦ Speech(语言):询问患者简单问题,如无法清晰回答或言语含糊需警惕。
◦ Time(时间):立即拨打120,记录发病时间(精确到分钟)。
- 危重表现识别
◦ 意识丧失、呼吸鼾声、瞳孔不等大、频繁呕吐等提示病情危急,需优先处理。
二、现场急救措施
- 体位与环境管理
◦ 平卧位:使患者仰卧于安全平坦处,头偏向一侧(防呕吐物窒息),解开衣领、腰带等束缚物。
◦ 假牙处理:取出活动假牙,避免误吸。
- 生命体征监测
◦ 呼吸心跳:若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 血压测量:若条件允许,测量血压(收缩压>180mmHg时需谨慎降压)。
- 禁止行为
◦ 勿喂水药:避免误吸或加重病情(如自行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加重出血性卒中)。
◦ 避免摇晃/扶坐:剧烈晃动可能加重脑损伤,保持患者静止。
三、送医关键要点
- 优先选择救护车
◦ 专业医护人员可途中进行生命支持,救护车直达卒中中心(黄金救治时间窗为发病后4.5小时内)。
- 转运注意事项
◦ 头部保护:用衣物或软垫垫高头部,避免颠簸。
◦ 信息传递:向急救人员提供用药清单、既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发病时间。
四、家属/目击者注意事项
- 心理安抚
◦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焦虑引发血压升高。
- 记录症状细节
◦ 记录症状出现时间、症状变化(如肢体无力加重)、是否伴随头痛或抽搐。
五、常见误区警示
错误做法 正确措施
掐人中促苏醒 保持气道开放,避免口腔闭合阻碍呼吸
自行服药(如降压药) 等待医护人员评估后遵医嘱用药
背扛患者送医 平躺搬运,使用担架或硬板床
六、预防二次伤害措施
- 居家环境改造
◦ 移除地面障碍物,安装扶手,浴室使用防滑垫。
- 长期管理
◦ 控制高血压(目标<140/90mmHg)、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7%)、高血脂(LDL-C<1.8mmol/L)。
◦ 戒烟限酒,每日盐摄入<5g,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七、特殊人群处理
- 昏迷患者:侧卧位,定时清理口咽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
- 高龄患者:警惕隐匿性出血,避免盲目降压。
关键提示
脑卒中救治是“时间与精准治疗”的博弈,每延迟1分钟将损失190万神经元。家属需牢记“先救治后送医”原则,避免因错误处理延误黄金救治期。